资深媒体人陈文茜昨(12)日深夜在脸书发文透露,经过切片后发现她罹患的不是多数医生判断的肺腺癌,而是「更恶的黑色素癌」,且已是第四期、扩散至多个器官。对此,皮肤科医师示警,黑色素瘤(癌)是所有皮肤癌中最恶性的一种,虽然少见,但死亡率却是最高的,容易转移、扩散至其他组织及器官而致命。医师提醒,当发现皮肤上出现「5种痣相」务必要小心。
根据台大医院皮肤科主任蔡呈芳在《健康2.0》频道中的卫教,「这5种痣最危险」。他指出,虽然99%以上的痣皆为良性,不过若冒出「最恶性的黑色素瘤」,务必尽速治疗。民众可透过「5大痣相」自我检测,包括痣的对称性、边缘、颜色、直径和改变。若发现痣出现不对称、边缘不平整、颜色不均匀、直径大于0.6公分,或是表面产生变化,都可能有问题。
省内皮肤科医学会也提醒,亚洲人的「恶性黑色素瘤」有71%好发于四肢肢端,但民众往往只在意脸部的黑痣,反而忽略了手指、脚底等部位。事实上,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达80%以上,到了第四期却只剩10%,错过早期黄金治疗期的后果不堪设想。
台大医院皮肤部主治医师朱家瑜也指出,根据调查,民众对指甲、脚底等肢端痣的重视程度相当低,不到10%的人会特别留意。此外,高达70%的民众误以为痣会痛、溃疡有伤口或流血才有问题,却忽略了痣的大小、颜色、形状等产生变化,有可能就是恶性黑色素瘤的徵兆。朱家瑜提醒,对于一年内出现的痣,且形状大小不一、颜色不均等,民众更要提高警觉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