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里的「大雪」刚到、「冬至」将至,代表气温即将迈入低点。由于天冷人体血管会收缩,容易产生心血管疾病,民众需留意自身健康状态,避免中风、路边猝倒。急诊科医师蔡光超针对这些紧急状况,提供民众因应之道,即便是路人也能帮病患一把。
心跳是生命迹象判断因子,可透过颈部脉搏确认
倘若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他人倒地,肯定会先愣住、不知所措。亚东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蔡光超表示,倒地有许多可能性,除了应立即拨打 119 之外,也可以评估病患的生命迹象,就能知道是酒醉、中风或心脏停止。他提到,有时不方便***确认心跳,就可以透过颈动脉确认脉搏。而手腕脉搏较不準确,因为手腕已属于较末梢,摸不到手腕脉搏不代表没有心跳;不过,若颈部脉搏无反应,就可确认失去心跳。
中风把握黄金时间,血栓治疗利大于弊
若确认病患仍有脉搏,接着为能以左、右手力量评估是否中风。当他握手力量不够,或两手力气不对称,就可能是中风。蔡光超强调,中风恐致神经受损,建议把握「黄金三小时」就医——中风发作的三小时内,将血栓打通,有高机率甚至百分百能复原。他进一步说明,当脑部血管被血栓塞住,血液将无法流通,引起脑细胞坏死,「越快把血栓打通,就可以救回越多细胞。」
缺血性脑中风是国内最常见的脑中风型态,其起因于大脑血管阻塞,而血栓溶解剂为目前唯一被认为能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药物。蔡光超提到,使用血栓溶解剂治疗,有 1% 至 3% 的机率可能导致脑出血,不少家属有所顾虑,在犹豫的过程中错过黄金时间;或是在场家属担心自己家庭地位不够大,不敢立即签署同意书,因此错失最佳救援时机,这些都让蔡光超大歎可惜。他指出,医师绝对会为病人下最合适的判断,且学界也有研究证实,黄金时间内使用血栓溶解剂是利大于弊。
另外,蔡光超提到特例,若病患没有家属在场,在场 2 名医护人员会作为见证人、代为签署同意书,让病患赶紧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他也提醒民众,意外发生当下仰赖精準的判断,若该急救而未急救,就会错失治疗良机。不论身为家属或路人,都可能成为病患的救命恩人,具备急救观念与果断的决策能力相当重要。`
文/林亭、图/杨绍楚
谘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