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坐着量不够!躺着量超标,中风风险一样高,还可能有自律神经问题

时间:2024-12-13 15:40:37点击:51健康
血压坐着量不够!躺着量超标,中风风险一样高,还可能有自律神经问题

量血压,光是坐着量可能不够,你可以考虑躺着量血压,这是为什么?新研究指出,即使坐着量血压正常,但躺着量超标,仍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医师怎么看?

血压是健康的重要指标,控制好血压能减少心血管问题。

一般量血压都是坐着量,不过一篇刊登在美国「2023年高血压科学年会」的论文显示,卧躺时血压假使超过安全範围,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风的风险一样不能小觑。

坐着量不够!躺着量有高血压,罹心血管疾病风险仍高

研究团队从「动脉粥状硬化社区风险研究」资料库中,排除有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病史的人,共蒐集到1万1,369名受试者。研究团队将躺卧高血压定义为「躺着量血压,收缩压13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80毫米汞柱以上」。

这些受试者当中,16%坐着时量血压正常,却有躺卧高血压的问题,同时也发现,有74%的受试者坐着和躺着都有高血压问题。接着研究团队追蹤这些受试者25~28年,发现只有躺卧时有高血压问题的人,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问题的风险,跟坐着和躺着都有高血压问题的人其实相差不远,且无论是否用药,风险都没有明显差异。

美国加州拉古纳山马鞍峰医疗中心(MemorialCare Saddleback Medical Center)心脏科医师陈正翰 (Dr. Cheng-Han Chen,音译)表示,这项研究对于血压控制策略有重大启示,「研究显示,坐着量血压很有可能让病人和医师忽略高血压的风险,未来应该尽可能把躺卧时的血压状况纳入考量。」

国内医师:仍以坐姿血压当作诊断标準,但可以在家躺着测量看看

是否应该坐着量血压,国内医师则表示目前没有卧躺时的血压标準,但可以当作血压控制的参考。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郭志东表示,一般来说,血压躺着会比坐着高、比站着低,不过即使如此,健康的人躺着时,舒张压和收缩压顶多比坐着增加3~5毫米汞柱,且仍不会超出安全範围。

郭志东解释,国际的医学会都选择坐着量,因为坐着时手肘弯曲测量,手肘会跟心脏一样高,测量到的血压结果会比较正确;而躺着因为头低脚高,加上手肘会低于心脏,所以量得的血压会有差异,「因此我认为,坐着量正常、躺着量却有高血压问题,可能暗示有相关风险,并不代表真的有高血压。」

郭志东建议,一般量测血压还是坐着量,如果真的担心有高血压问题,可以试试躺着量,如果超出正常範围,再考虑去医院给医疗人员测量即可。

姿势改变的血压变化,收缩压差异超过30、舒张压超过15就该就医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陈肇文则指出,姿势不同的确会造成血压差异,但不会差太多,因为身体会自行调控。姿势造成血压改变,大多是有内在疾病,例如姿势性低血压就跟心脏疾病有关;而躺着的时候比坐时高出很多,表示心脏功能不佳、有血管疾病或是自律神经有问题。

陈肇文认为,在家也可以试试躺着量血压。健康的人可能差3~5毫米汞柱,但如果有心血管潜在问题的人,躺着跟坐着量测,收缩压差异超过20毫米汞柱、舒张压差异超过10毫米汞柱,就应该要注意;收缩压差异超过30毫米汞柱、舒张压差异超过15毫米汞柱就表示一定有问题,应该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