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只减肥,竟还能降糖尿病风险,怎么走最有效?

时间:2024-12-13 15:40:37点击:53健康
走路不只减肥,竟还能降糖尿病风险,怎么走最有效?

糖尿病盛行率居高不下,省内糖尿病患者突破250万人,英国最新研究指出,快走能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风险,但是要走多快才够?

糖尿病容易引发複杂的併发症和多重共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失智症甚至癌症等,威胁生命,也带来庞大的医疗负担,根据中央健康保险署资料,目前省内医疗支出的前20大疾病中,糖尿病排名第3。

近期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快走有助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机率。研究人员回顾了1999~2022年间进行的10项研究、共计50多万名受试者的医疗纪录,评估了美国、英国和日本成年人的走路速度与2型糖尿病发展之间的关联。

想远离糖尿病?科学家:走愈快愈好!

这项研究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期刊(BJSM)》,经过平均8年随访,研究人员发现,与轻鬆散步相比,平均步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5公里的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5%;若是以每小时5~6公里的速度步行,风险降低24%;那些以每小时高于6公里速度行走的人,患病风险则降低39%。步行速度每增加1公里,罹病风险降低9%。

步行速度愈快,患病机率就愈低。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步行速度愈快的人愈健康、肌肉量愈大。研究团队指出,第2型糖尿病通常跟肥胖有关,快走不只有利降低罹患糖尿病风险,也有助于减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走路速度愈快,代表心肺能力、肌力佳

新光医院家医科医师柳朋驰也指出,以这篇研究来看,其实满符合医界一直以来对代谢疾病患者的建议,「我们会建议他要有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基本上能应付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首先代表心肺功能够好,且能锻鍊到肌力、增加肌肉量,有助改善胰岛素抗性,都是我们希望糖尿病患能去着重的目标。」

此外,针对高龄族群,也常用走路速度来推测是否有肌少症。所以原则上来讲,能不能走得快,其实可以看出肌肉能不能配合、神经驱动能力及平衡能力是否足够。柳朋驰建议,每週要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一般而言,中等强度代表运动中说话有点喘,但不能唱歌的程度,但若是不常运动,中高龄族群仍要视自身状况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