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关键是饮食习惯!医揭6行为风险高、也得注意「吃太少」

时间:2024-12-13 08:59:19点击:76健康

生活中心/倪誉玮报导

医师指出,纤维摄取太少,长期下来可能让罹癌风险增加。(图/资料照)

▲医师指出,纤维摄取太少,长期下来可能让罹癌风险增加。(图/资料照)

饮食习惯不佳与部分癌症有关联,重症医疗专业医师黄轩在脸书分享,他在看诊时常被问到「如何吃才不会罹癌?」黄轩说明,罹癌是因为「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像是人并不会因为一天吃太多肉就马上罹癌。黄轩也分享6项饮食习惯,例如纤维吃太少等,长期下来可能导致罹癌风险提高,呼吁大家要多留意。

一、吃太多加工食品

黄轩引用一篇研究说明,摄取加工肉类会显着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尤其是当摄取量超过每日50克时,大肠癌风险便会上升约18%。黄轩补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高浓度的盐、糖及人工添加剂,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发炎反应及「自由基」增加,进而提高癌症风险

二、吃太多红肉

黄轩举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加工肉类列为致癌物,未加工的红肉则被列为可能致癌物。黄轩说明,红肉中的亚硝酸盐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均与大肠癌等癌症相关;亚硝酸盐在胃内酸性环境或高温烹调下,可能变成致癌物亚硝胺(Nitrosamines)。

三、吃太多甜食

黄轩引述相关研究,长期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并与乳癌及胰脏癌有关。

四、喝太多酒

黄轩表示,根据2019年数据,美国有5.4%的癌症归因于饮酒,并解释过量饮酒会增加头颈癌、肝癌、胃癌等六种癌症,也举出相关研究,「成年前早期大量饮酒的人,在50岁之前被诊断出患有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50%」。

五、吃下的纤维不足

黄轩指出,韩国庆熙大学的研究发现,在男性中,与摄取最少植物性食物(例如蔬果)者相比,每日平均摄取最多植物性食物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降低了23%;美国癌症研究所则指出,全穀类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益生菌生长,每日摄取约80公克的全穀类食物,可降低17%的大肠癌风险。

六、吃得不规律或吃太饱

黄轩说明,生理时钟(Circadian Rhythm)调控着多数生理功能,例如代谢、内分泌等,不规律的进食时间会导致代谢紊乱,这与乳癌、大肠癌等癌症的风险上升有关联;暴饮暴食(吃太饱)则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和肥胖,其中肥胖也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