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走路也能锻鍊肌肉?长辈必学「蜷紧脚趾练习」4步骤改善膝盖痛

时间:2024-12-12 20:59:31点击:97健康

许多长辈都有膝盖痛的困扰,若因为疼痛而不敢运动,甚至减少走路,其实是错误的观念。日本宫西医院人工关节中心长巽一郎于《100岁也能行走自如》一书中,分享从走路姿势开始的身体正确使用法,搭配伸展体操、关节软骨再生运动、肌肉放鬆练习,帮助读者自然改善骨盆、核心、脊椎、腰腿、膝盖、脚底引起的疼痛。以下为原书摘文:

膝盖疼痛的恶性循环

很多人都会因为膝盖疼痛的缘故,觉得走路变得很麻烦、运动量也大幅减少,慢慢从「疼痛」变成「走不了路」。当然了,感到疼痛时谁也不会想要频繁活动身体。

不过,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不只是膝盖而已、身体里的每个部位都是如此,「只要没有使用,肌肉的力量与功能都会逐渐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的「不使用」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只会走向「衰弱」一途而已,我完全没有夸大其词。

医学上将这个状态称之为「废用症候群」。换句话说,一旦减少使用膝盖,大脑就会自动将膝盖判断为是「废弃物」,开始让膝盖的肌力下滑。这么一来,大腿的肌肉就会渐渐减少、变得越来越瘦弱。

当大腿肌肉开始变弱,骨骼就很容易产生碰撞、断裂。膝关节中也会变得更容易产生微小骨折,疼痛感反而会越来越强烈。「不走路」→「肌肉衰退」→「骨骼容易产生碰撞、断裂」→「疼痛感不减反增」——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一旦演变成这样的局面,即便患者本人的膝盖仍感疼痛,家人也会劝告患者:「不可以一直躲在家里不出门!」「要尽量多走路!」「不要那么常坐轮椅!」但如果依然还是O型腿的状态,继续走路就会让膝盖骨格内侧残存的些许软骨继续磨损。所以,我才会建议患者採用「大腿内侧走路法」,不让内侧的软骨与骨骼继续磨损下去。

锻鍊让肌肉成天生护具

而且,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直接以坐姿锻鍊大腿肌肉,无须让膝盖负担身体的重量。我现在要介绍的正是不需走路就可以锻鍊到股四头肌的体操,也就是「蜷紧脚趾练习」。这个体操的目标是「锻鍊自己的肌肉,让肌肉进化成天生的『护具』」。

有些人也许是因为听了医师等人的劝说,想要购买「护具」、或早就经常使用护具。护具的确能帮助减缓疼痛,因为护具可以预防膝盖左右摇晃不稳,达到固定膝盖的效果。如果是想要暂时摆脱当下的疼痛,使用护具确实很有效。

不过,一旦装上了护具,就会有某些身体部位误以为自己可以偷懒了,那就是「大腿前侧的肌肉」。这么一来,大脑就会自动判断「那条肌肉已经不想工作了」,导致该部位的肌力渐渐下滑。这也正是我先前提到的「废用症候群」。

所以,这个体操的用意就是「彻底使用大腿前侧肌肉,尽量发挥肌肉的能力」。最后大腿肌肉就能找回宛如「护具」般的强度,唤醒整双腿原有的活力。

「股四头肌」这个名称也许跟「内收肌群」一样,算是大家平常比较少听到的肌肉名称。不过,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必须好好相处、锻鍊的肌肉,请大家从现在起牢记在心吧!
至于锻鍊股四头肌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抬起大腿的状态下,紧紧蜷起脚趾」。乍看之下似乎很容易,不过若是以正确姿势认真锻鍊,也会使用到腹肌,就算是健康的年轻人做起来肯定也会觉得很累。

反之,如果觉得「做起来非常轻鬆、一点也不累」,就有可能是姿势不对。建议大家一开始就面对镜子,一边确认自己的姿势、一边进行锻鍊会比较好。

「蜷紧脚趾练习」唤醒股四头肌

【蜷紧脚趾练习】

  • 坐在椅子上:让整个身体放鬆坐在椅子上,并缩起腹部。光是这样就可以使用到腹肌。
  • 抬腿:维持坐在椅子上的姿势,将一只脚抬高到与地面平行,同时腹部也要持续用力,慢慢将腿抬高。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困难,请以髋关节、或超过髋关节的高度为目标抬高双腿。
  • 用力蜷紧脚趾:将脚掌往上伸直,让脚踝呈现直角。在这个状态下蜷紧所有脚趾,感觉就像是让脚掌握拳一样,维持5秒静止不动。此时请确认看看大腿前侧肌肉是否紧绷出力。如果腿几乎抬不起来,就在自己能抬起的高度进行即可。
  • 放下整只腿:慢慢放下整只腿,同时放鬆腹部。接着,另一只腿也要进行1~4的步骤,左右两***互进行,各做30次。

也可以在电视广告时做这个锻鍊。大家做完后可能会感到肌肉痠痛,不过痠痛正代表着旧的肌肉正在变化成新的肌肉,请大家尽己所能挑战看看吧!

(本文摘自/100岁也能行走自如:日本权威医师教你正确使用足腰膝盖,不动刀、不依赖药物就能告别疼痛/创意市集出版)

欢迎加入《优活健康网》line好友,更多医疗新知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