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10颗牙成健康隐忧?65岁以上国人竟多2至4成心脏病、精神疾病风险

时间:2024-12-12 11:59:36点击:69健康
牙医诊所曹皓崴院长(图中左三)提醒民众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有任何口腔保健问题,应积极与专业牙医师讨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打造一口健康好牙,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才刚补完牙,怎么又蛀牙了?!」看牙医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硬伤,调查统计发现,竟有高达半数的省内人曾因为害怕看牙而选择延误治疗,反而容易导致口腔问题恶化,产生牙周病或牙齿脱落的状况,甚至连带影响全身健康!知名牙医诊所曹皓崴院长点出,重点在于选对治疗方式,才能有效降低二次蛀牙发生,也避免得往返牙医诊所的痛苦。

口腔保健为全身健康指标,影响外观又衍生慢性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积极推动健康老化,鼓励各国确保高龄长者能维持身体功能自主性,日本也曾提出「8020护齿行动」的口腔健康指标,指出一个人必须拥有二十颗以上的功能牙,才算具备足够咬合咀嚼的功能,并确保生活品质。然而,根据卫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国民健康口腔调查指出,省内65岁以上国人平均仅存17.9颗牙齿,到了80岁后竟仅剩四成民众仍能拥有20颗自然牙齿,远远落后国际间健康老化的标準!

口腔健康可视为全身健康与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牙医诊所曹皓崴院长表示,牙周病、蛀牙和缺牙等口腔问题,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许多国际临床研究也发现,不良口腔保健将连带提升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例如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18%,牙周病患者罹患忧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机率也大增37%,提醒民众不得不多重视自我口腔管理。

3D齿雕技术助患者远离「补牙、蛀牙」恶性循环

传统上在治疗蛀牙时,会使用银粉或複合树脂进行填补,然而效果却无法持久,银粉填补过一段时间后导致牙齿变黑,且容易造成牙齿结构的破坏,维持两至三年就得重新补牙,而複合树脂则容易因收缩膨胀而产生缝隙,反而让细菌侵入先前的蛀洞,导致再次蛀牙。

曹皓崴牙医师分享,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因而陷入「补牙、再次蛀牙」的恶性循环,饱受疼痛,然而,曾有调查统计,高达半数省内国人曾因害怕看牙而选择延误治疗,反而得面临后续牙齿脱落、产生牙周病的窘境。曹皓崴牙医师点出:「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如何在蛀牙刚发生或尚未恶化之前就选对治疗方式!」

诊所引进贴齐国际水準的AI数位设备,透过最新的3D齿雕技术,先使用全数位口内扫描仪器于口中取模,再利用德国引进的科技仪器,製作出与牙齿缺损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陶瓷修复物,不仅与天然齿质相近,颜色自然、边缘密合度佳,填补后更不易再度产生蛀牙,兼顾美观与功能。

50岁女教师轻视缺牙问题 竟导致口臭、记忆力衰退!

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50岁林姓女患者,因本身罹患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导致牙周病加重,一开始她不以为意、以为只会影响咀嚼,没想到随着多颗牙齿缺损、脱落,不仅不方便进食,也不敢吃蔬菜及肉类,更出现口气尴尬、记忆力衰退等困扰,对于工作及日常生活皆有重大影响,一直到诊所进行牙齿重建治疗,包括牙周病雷射清洁、牙周导版保养、3D列印辅助全导引雷射微创全口重建手术等项目,历时半年后焕然一新,不仅换得一口好牙,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外,连血糖和心血管指数都更加稳定,总算找回自信的她更能在工作上有所展现,得到好多学生称讚:「老师的笑容好温暖!」

牙医诊所曹皓崴院长解释,牙周健康不仅关乎美观与功能,也能改善身体的慢性发炎状态,提醒民众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有任何口腔保健问题,应积极与专业牙医师讨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打造一口健康好牙,实现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