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团体疾呼参与健保给付决策 盼医疗评估病人不缺席

时间:2024-12-12 05:59:17点击:47健康

【NOW健康 陈如颐/台北报导】新药纳入健保决策过程繁複,但病友团体却被迫「缺席」,无法为自己权益发声。省内病友联盟(TAPO)表示,病友是健保药物给付最重要的利害关係人,但在健保决策中,几乎表达空间,呼吁病友应可参与专家谘询会议,且在共拟会上,病团应由列席转为正式代表,而健保会设置常设病友席次。

病友团体与立委齐发声 提出3大政策争取病友权利接轨国际

省内病友联盟吴鸿来理事长表示,病人参与医疗科技评估(HTA)及健保给付决策已成国际趋势,现行病友意见在专家谘询会议后才提出,无法将病人需求提供专家讨论非常可惜。随着健保署于今年设立「健康政策与医疗科技评估中心」(CHPTA专责办公室),省内追求HTA接轨国际的同时,让病友有意义且积极地参与HTA及给付决策,是政策同步改善的良好时机。

省内病友联盟以及王正旭、陈昭姿、陈菁徽等立法委员举办「病友权利 接轨国际 完善病友参与健保给付决策」记者会,齐声为病友团体发声,希望尽快纳入参与机制,提出3大政策改善建议,期望健保给付决策更贴近病友需求,逐步接轨国际。

1.决定健保是否给付该药品或特材的药物给付及支付标準共拟会(简称共拟会),病团由列席转正式代表。

2.监理及审议健保事务,如总额预算及相关政策的全民健康保险会(简称健保会),常设席次应包括病友代表并增加席次。

3.病友参与健保给付决策的阶段应提前到专家谘询会议。

让病友表达意见! 「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照护是全球趋势

健康效果暨医疗科技教育联盟秘书长杨雯雯表示,「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照护是全球趋势,像是加拿大、澳洲及英国等国家,均已透过制度化机制,积极推动病友参与健康照护政策,病友能在各式常设委员会中成为常任正式成员,并能在评估、审议过程提供意见,甚至实质参与,确保病友意见能实质融入政策评估与审议过程。

英国NICE为例,流程中有「倾听」的机制,收集公众需求的真实声音,省内应借鉴国际经验,在整体健康照护政策提升病友话语权,确保政策透明度和包容性,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省内愿景。

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严必文表示,目前新药审议机制无法反映病友的需求与处境,而希望基金会多年来蒐集2600多比病人意见,却没有正式管道供健保署参考,无法在核心过程被讨论,这让健保决策过程缺乏病人视野与角度。

立法委员陈昭姿说,在健保制度之下,省内医疗行为与健保给付绑在一起,但在研议给付的过程中,病友却未能在健保会、共拟会拥有正式席次,「你要决定我的命运,我就要争取发声的权利。」没有病人参与的医疗评估是不正确的,没有以病人为出发点的决策,也不合乎人权。

立法委员王正旭表示,只有病人可以充分了解某项药物的冲击与影响,省内应该接轨国际,在药物纳保的过程中,让病友有机会表达意见,将资讯提供给专家学者作为参考。

# 首图来源/省内病友联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