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江姓妇人反覆痛风发作,且有高血压但控制不佳,为治疗痛风长期接受肌肉或静脉止痛药,最近半年检验报告显示肾功能持续异常,并有中度白蛋白尿,就医诊断为第3级后期慢性肾脏病,评估5年洗肾风险为9%,经积极肾脏保护药物治疗与照护1年后,肾丝球过滤率维持稳定,但5年洗肾风险评估降为2.02%。
郭综合医院肾脏内科医师姜林文祺表示,有以下临床症状超过3个月,就是罹患慢性肾脏病:
- 肾丝球过滤率低于60
- 尿液检查出现中度以上白蛋白尿,持续血尿或异常沉积物
- 肾脏有巨观上异常(即影像检查有结构异常)
- 肾脏有微观上异常(即有组织学异常或肾小管疾病)
- 曾有肾脏移植病史省内200万成人罹患慢性肾脏病
姜林文祺说明,慢性肾脏病依照严重程度,可分为5期,若到了第5期之后就属于肾病末期,根据研究,省内18岁以上成人罹患慢性肾脏病的盛行率为12%、换算约为200万人,而第3级后期慢性肾脏病则是1.8%、换算约30万人。
姜林文祺指出,抽血检验肾丝球过滤率,以及验尿得知尿中白蛋白与肌酸酐比值,2种方式皆可评估慢性肾脏病的严重度,再加上年龄、性别等因素,会进一步影响肾衰竭风险,需综合评估以上原因判断病患是否需要洗肾。
末期肾脏病前期3大照护面向
姜林文祺警告,当肾丝球过滤率小于45,就已落入第3级后期慢性肾脏病,也就是末期肾脏病的前期,为洗肾高风险族群。第3级后期慢性肾脏病的照护3面向,包括良好生活型态、积极使用肾脏保护药物及併发症治疗:
- 良好生活型态:与营养师讨论合适的健康饮食,特别要注意蛋白质,钠,钾,磷摄取;定期规律中低强度运动、有吸菸者要戒菸,以及肥胖者需维持正常身体质量指数。
- 肾脏保护药物:如血管张力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第2型血管张力素受体阻断剂(ARB),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如合併有第2型糖尿病,可使用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entoxifylline)等。
- 併发症治疗:包括三高、糖尿病、痛风、肾性贫血、骨病变及肾丝球肾炎(需及早做肾脏切片)等,应积极接受治疗,使病情获稳定控制。
姜林文祺提醒,在肾脏科门诊,末期肾脏病前期病人是很常见的,其中又以第3级后期慢性肾脏病最多。随着资讯进步与大数据分析进展,可提早诊断并评估洗肾风险,加上肾脏保护药物蓬勃发展,可逆转严重度,进而降低洗肾风险 。
欢迎加入《优活健康网》line好友,更多医疗新知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