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除了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猖獗期,天气冷也容易感冒。研究已证实天气冷,免疫系统活性会下降,不过机制不清楚,但一份新研究找出答案,问题就在鼻子。
冬季是感冒高峰,大部分的感冒病毒是从鼻子进入,只要免疫力不够,就会沿着鼻腔往下到鼻咽、喉咙、造成发炎,常出现喉咙痛、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因此一份新研究深入了解天气冷和鼻子的关係。
只要气温骤降,鼻子免疫功能就少一半
平时鼻黏膜会分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当中含有各种蛋白质,能阻止病原体和鼻腔中的细胞结合、感染细胞,达到抵抗外来的病原体的效果。
以往研究证实天气冷因免疫系统活性下降而容易感染,但不知当中原因为何,而一份刊登在《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找到可能的解答。
研究人员把数名自愿者的鼻瘜肉放在研究室中研究,用两种常见、会引起感冒的鼻病毒攻击组织。结果发现病毒攻击时,鼻腔细胞会分泌大量细胞外囊泡阻止病毒和细胞结合;接着研究人员把鼻组织分成两组,放在培养皿中,一组维持室温23度,一组室温从23度降到4度,模拟人在寒冷天气、鼻腔内温度下降5度的情况。
结果显示,维持室温的鼻组织能持续对抗病菌;但降温组的细胞外囊泡减少42%、等于免疫力少了将近一半,对病毒的抵抗变弱,最后病毒感染了组织中的细胞。
主要研究者,哈佛大学耳鼻喉医学助理教授布雷尔(Benjamin Bleier)指出,细胞外囊泡类似一种诱饵,病毒入侵时会吸引病毒和细胞外囊泡结合而非直接攻击细胞,「就像是蜂巢,蜂巢外有总是有2、3只蜜蜂巡逻,就是细胞外囊泡,能应付少量病原体,但如果敌人多到攻击蜂巢,就会有一大堆蜜蜂飞出来攻击,那群蜜蜂就是免疫细胞,这是身体不让病菌入侵,但又不花太多力气就能维持局部免疫力的方式。」
布雷尔也说,依照这个结果可以研发喷剂来使细胞外囊泡变多、预防感冒,「简单说是让鼻腔以为被攻击而分泌细胞外囊泡,如同让蜂巢外巡逻的蜜蜂变多,帮助抵挡入侵者。」
寒流、气温骤降就会使免疫下降 做到两件事能预防感冒
这是第一份符合生物学解释为何天冷容易感冒的研究,国内专家也指出,这份研究提供了以往未解谜题的解答。国泰综合医院老人医学科主任黄柏尧指出,细胞外囊泡有很多接受器,可以吸引病原体来结合、黏住,因此能减少病原体进入身体的管道和数量,「鼻腔是身体接触外界的第一线,研究发现寒冷导致鼻黏膜免疫功能下降,这印证了以往天冷容易引起感染的说法。」
研究中是将周遭温度从23度降至4度、模拟鼻腔温度下降5度的情境,不过黄柏尧指出,不用那么低温,只要一波寒流或是温差较大就可能使鼻腔温度下降。
平时鼻黏膜能保护身体,一旦抵挡不了、免疫大军出动作战,就会使鼻黏膜肿胀引起鼻塞、流鼻涕。不过病原菌一直都存在体内和环境中,趁免疫力不够就发作,因此除了平时作息正常、营养均衡之外,黄柏尧也建议做到两件事:
• 戴口罩:戴口罩不仅是防飞沫传染,也能保持鼻腔温度,布口罩保温效果比医用口罩来得更好。
• 保持鼻腔湿润:黄柏尧表示,鼻腔会分泌黏液保持鼻腔温度,同时也能黏住灰尘、病菌,吹到冷风,会觉得鼻腔湿湿的或甚至有点流鼻水,都是鼻腔为了保持温度而分泌鼻涕。如果鼻腔乾燥就容易使病原体入侵,因此除了戴口罩,也可以在鼻孔附近涂抹凡士林、多喝水,在家时使用加湿器都可以使鼻腔保持湿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