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搔痒好难受!抓到皮肤感染,用药护肤都无效?6招对症下药,摆脱痒感,重拾无痒舒适人生

时间:2024-12-11 17:59:37点击:67健康

作者 : NOW健康

图片 : shutterstock

60岁的张女士是名家庭主妇,过去3个月持续感到身体多处皮肤搔痒,特别是在夜晚症状加重。儘管多次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润肤乳,痒感却没有明显改善,她晚上睡觉时常被痒醒,多次抓破皮肤,甚至导致皮肤感染。

慢性搔痒常见病因,每5人就有1人深受其害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皮肤科主任柯玫如说明,「慢性搔痒」是指持续6週以上的搔痒,并可能影响病人的生活品质、睡眠和心理健康。根据研究,慢性搔痒的终身盛行率约为22%,也就是每5人中就可能有1人在其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遭受这种困扰,并且年龄越大盛行率越高。

慢性搔痒的病因多样且複杂!柯玫如指出,根据其病因,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皮肤性搔痒:如湿疹、异位性皮肤炎、乾癣或荨麻疹等皮肤病引起的痒感。

▸神经性搔痒:与神经受损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系统性疾病搔痒:见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或甲状腺疾病等患者,这类痒感通常无明显皮肤异常。

▸心因性搔痒:可能与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因素相关。

▸特发性搔痒:找不到明确病因的慢性痒感。

慢性搔痒能根治?对症下药是关键

柯玫如表示,慢性搔痒的原因从皮肤性搔痒到系统性疾病搔痒不一而足,建议寻找专业皮肤科医师,透过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準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搔痒,方能对症下药。

慢性搔痒的治疗根据病因不同,针对病因的个人化治疗是关键,常见以下几种方式治疗:

1.局部治疗:润肤乳液或乳霜,有效减少皮肤乾燥引起的痒感。

2.局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针对发炎性皮肤病效果显着。

3.全身治疗:抗组织胺药物,常用于荨麻疹或过敏性搔痒,但对某些搔痒疾病效果有限。

4.神经调控药物:对神经性痒感有明显效果。

5.新型生物製剂或小分子药物:如IL-31拮抗剂、IL-4/IL-13拮抗剂或JAK抑制剂,为难治性搔痒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6.紫外光光线治疗:是慢性搔痒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特别是针对某些对药物反应不佳或药物使用受限的患者。

慢性搔痒患者在治疗同时,日常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项?柯玫如建议,可选择适合的润肤乳液或乳霜,每日涂抹保持皮肤润泽,避免过热的水温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穿着粗糙衣物,另外尽量避免搔抓皮肤,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并减少过度紧张或压力。

慢性搔痒是易受忽视但许多人深受其苦的疾病,柯玫如提醒,患者若痒感无法缓解,应及时找皮肤科医师就医,接受专业评估与治疗,帮助摆脱痒感,重拾无痒的舒适人生。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

更多幸福熟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