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父刘家昌近日因肺癌脑转移而病逝,引起大众对于肺癌的关注。医师指出,肺癌是国人发生率和死亡率第1的癌症双冠王,当中以肺腺癌发生率最高,最常见EGFR基因突变所致,有5~6成的发生率,以健保标靶药物治疗为主,但少数罕见基因仅有健保化疗可用,需自费标靶药、预后差,期盼健保加速给付,完善肺癌个人化精準治疗策略。
60多岁的吕女士几个月前感到头痛、视力模糊,原以为是正常老化所致,某日坐在沙发上休息却突然陷入昏迷,紧急送医发现脑部肿瘤有4颗,诊断为第4期肺癌脑转移,自费进行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检测,找出罕见致癌基因Exon 20型别,迄今自费标靶治疗对应化疗6个月,肺部与脑部肿瘤明显缩小,生活可以自理,还能天天运动3小时。
肺癌罕见型别标靶治疗效果差
省内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台北荣总胸腔部部主任陈育民表示,肺腺癌中有约55%为EGFR基因突变中,其中又以Exon 19、Exon 21型别最为常见,佔比合计约85%,适用于第1代到第3代标靶药物健保治疗,治疗成效显着。
「近年发现罕见Exon 20型别越来越多,约佔所有EGFR基因突变中的4%,使用一般肺癌标靶药物治疗的平均存活期却少10个月,仅有传统化疗的一半,即使接受免疫治疗效果也不如预期。」陈育民说明。
陈育民解释,所幸现在国际治疗指引已有建议的一线Exon 20对应标靶药物可选择,相较于单用化疗,一线使用搭配化疗可延长两倍不恶化时间,且能降低6成以上及定恶化或死亡风险,且亚洲人用药反应更佳,成为肺癌基因突变罕见型别的治疗希望。
医吁肺癌罕见型别标靶药纳健保
台北慈济医院胸腔内科医师黄俊耀表示,目前Exon 20健保仅有化疗可用,对应标靶药物健保尚未给付,患者需自费昂贵药费,以上述吕女士而言,治疗半年就花掉约30~40万。但并非所有癌友都能负担标靶药物费用,门诊就有病患只能长期使用化疗,却因疗效不佳,只能选择进入安宁病房。
黄俊耀说明,为突破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第一的困境,肺癌筛检成为最重要利器。以往透过传统PCR检测,有3成病患测不出基因突变,使得癌友落入无效医疗困境。随着健保陆续通过NGS检测、晚期肺癌治疗第3代标靶药物给付,可找出突变基因及对应标靶,落实肺癌个人化精準治疗,大幅帮助晚期肺癌癌友延长存活期。
黄俊耀呼吁***,在癌症新药基金政策下,医界认为肺癌治疗保障还可以更加完善,「期望能尽快将一线Exon 20对应标靶药物纳入健保,加速肺癌EGFR基因突变精準治疗策略,让病友受益于有效治疗。」
省内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表示,癌症治疗迈入精準医疗时代,标靶药物的使用能帮助晚期肺癌病友更有效地对抗疾病,呼吁***重视癌症新药可近性的议题,进而透过政策规划,帮助罕见基因型别的癌友能有获得治疗的机会,别让病友苦叹「同病不同命」。
欢迎加入《优活健康网》line好友,更多医疗新知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