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非比寻常的器官,能不停跳动维持人体运作。不幸的是,当心脏受损,几乎没有自我修复能力。然最近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发现,患者接受左心室辅助帮浦治疗后,受损心脏自我修复力大幅提升,比健康心脏还高。论文 11 月 21 日发表于《Circulation》期刊,为重症心脏病患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希望。
以往研究证据显示,人类心脏自我修复力极有限,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s)虽然能再生,但速度缓慢,难弥补损伤。雪上加霜的是,当心脏因重度心脏衰竭受损,再生力还会再降低,患者仅能靠药物或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减轻心脏负担。
左心室辅助装置是植入心脏的机械帮浦,帮助推动血液循环,减少心脏负荷。研究发现它似乎能「唤醒」心肌细胞潜在修复力,分析多位安装装置患者的心脏组织后,发现心肌细胞自我更新效率竟比健康心脏高六倍之多。
此突破性发现,部分归功于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干细胞科学家 Jonas Frisén 教授开发的创新细胞年龄测定。此为用碳 14 含量「估算」细胞年龄,新细胞碳 14 含量较低,团队可準确计算心肌细胞再生更新率。
新发现不但令学界惊豔,也使科学家好奇:是什么机制造成此现象?资深科学家 Olaf Bergmann 教授指出:「或许心脏藏着某种尚未发现的『开关』,能启动细胞自我修复机制。」儘管新发现令人兴奋,背后分子及细胞机制之谜仍未解。
Bergmann 教授说:「我们无法从现有数据找到解释此现象的机制,但会继续深入研究。」将来若能找到机转,或许就能有新疗法,直接刺激心脏自我修复力,甚至完全取代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等侵入性疗法。Bergmann 教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的发现为心脏衰竭患者完全康复带来新希望。」或许有一天,当心脏再生力全面触发,就能成为更「坚韧」的心。
- The human heart may have a hidden ability to repair itself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