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脑症」初期易被忽略!医示警:和老年失智症状相似

时间:2024-12-10 14:59:29点击:66健康

73岁林姓退休建筑师疑因不忍68岁邱姓妻子长期受罕见疾病「水脑症」折磨,昨(9)日亲手将妻子从14楼推下,导致妻子坠楼身亡,并在事后到派出所自首坦承犯行。

73岁林姓退休建筑师亲手将妻子从14楼推下,导致妻子坠楼身亡,并在事后到派出所自首坦承犯行。(图/翻摄画面)

对此,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庄渊丞表示,慢性水脑症因病程慢,且与失智症等疾病相似,所以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常见症状包含平衡感丧失、尿失禁、思考迟缓等,若及早治疗可透过引流管手术,显着改善生活品质。

庄渊丞医师指出,人体大脑有特定组织会持续分泌脑脊髓液,在脑部和脊髓中循环流动,发挥保护、缓冲的作用,同时也参与神经细胞的营养交换与新陈代谢,最后才进入血液循环。但当脑脊髓液生成过多或回收发生堵塞时,就会导致水脑症。

人体大脑有特定组织会持续分泌脑脊髓液,在脑部和脊髓中循环流动,发挥保护、缓冲的作用。(示意图/Photo AC)

庄渊丞表示,水脑症一般可分为急性与慢性2种,前者为重大疾病常见併发症,例如脑出血、中风、肿瘤或脑膜炎;慢性水脑症则是因年长导致大脑退化,进而使脑组织萎缩、脑循环功能下降。

慢性水脑症因为症状发展缓慢,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明显感觉,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常见症状包含记忆变差、思考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易生气、忧郁、走路不稳易绊倒、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与老年失智、各种脑血管及脑神经病变疾病相似,需安排影像检查确认脑部结构,才能判断脑室是否扩大、积水。

慢性水脑症因为症状发展缓慢,常见症状包含记忆变差、思考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稳易绊倒等。(示意图/Pixabay)

如何治疗水脑症?庄渊丞透露,改善慢性水脑症的治疗以引流管手术为主,经由埋入体内的引流管,将多余的脑脊髓液从大脑引流至胸腔、腹腔等部位,一方面减少脑部积水与压力,另一方面也使胸腔、腹腔的其他器官可分担回收脑脊髓液。慢性水脑症患者若能及早诊断、治疗,往往可以显着减轻症状,改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