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失智者必看》妄想、攻击...当家人出现3行为怎么办?专家教你与患者对话的必学技巧

时间:2024-09-17 12:00:05点击:72健康
失智症者中更常见的妄想多半是「偷窃」,先开始怀疑自己身边的钱、印章存摺等有价东西不见了,接下来可能怀疑不见的东西被照顾者或家人偷了。当家中的失智症者出现妄想行为时,先别急着和他争辩或纠正他说的话,建议先顺势安抚。

编按:一旦家人失智,任谁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好準备,然而失智症者并非一个人生病,整个家都会随之改变,如何规划照料陪伴决定了一个家庭日后的面貌,主要照顾者的生活更因此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家人失智时》由研究高龄者身心健康的专业学者,以及投入失智症临床照护多年的专业芳疗师合着,从失智症者的症状与照顾者如何应对,撰写成能实际用于生活的照护指南,让照顾者不用一个人撑着面对未知和无助!

妄想

妄想是失智症者常见的症状,他们可能有虚构的信念或想法,与现实不符。这可能包括对周围人的猜疑、误解情况,或担心被害等等。

处理方法
.不要直接反驳或否认其妄想,而是以同理心先聆听他们的感受。
.提供确实、冷静的事实,但不要强迫他们接受。
.创造稳定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变动,以减少焦虑。

真实个案
82 岁的陈奶奶在年初跌倒,经由医师诊疗后,建议她可以恢复正常行走,但奶奶从此变得小心翼翼,深怕再次跌倒而减少出门交际。初期,一同活动、话家常的朋友们还会来家里邀请奶奶外出,但被陈奶奶拒绝几次后,大家也就不再勉强。尔后奶奶深居在家,家人聘请了照服员于平日白天陪伴照顾她。直至入秋、奶奶常告诉媳妇, 猜忌照服员趁她睡觉时偷捏她,因为时不时在腿上发现瘀青,为此, 奶奶的儿子在她房里装设隐藏式摄影机,观察了一週也未看出什么端倪,直至有次陪奶奶到至医院就诊时,与医师谈及近期奶奶的状况,医师依据奶奶的互动反应,建议进行失智症评估,这才发现她已迈入了轻度失智症期。

教授专业解读!
这个案例属于比较轻微、半典型的妄想表现,因为尚处于轻度失智症期。失智症者中更常见的妄想多半是「偷窃」,先开始怀疑自己身边的钱、印章存摺等有价东西不见了,接下来可能怀疑不见的东西被照顾者或家人偷了。最严重的妄想甚至是怀疑自己的食物遭人下毒,进而出现拒绝进食的行为,而拒食后还会引发身体机能下降、营养不良等一连串问题。当家中的失智症者出现妄想行为时,先别急着和他争辩或纠正他说的话,建议先顺势安抚。例如,失智症长辈说发现钱不见了,就由家族中他最信任的人陪他一起找,例如儿女或其他主要照顾者,当下先让当事人感到安心是最重要的。

芳疗师临床应对及话术!
通常这种「东西不见了」、「被偷了」的状况只要出现过一次之后,之后就会三不五时上演,不少家属都深感困扰。除了选一位最信任的人陪失智症者找,有时需要小道具来配合,例如他说存摺不见了,就预先放一本存摺放在某处,陪他一起找出来,让他实际看到;如果他说有小偷来偷东西,可以先问问他:「你觉得小偷是怎么进来的?」跟他一起把窗户关上,把门锁紧,然后对他说:「门窗都锁好啰,这样之后小偷就不会进来了。」需要跟他站在同样的角度来处理,好让他获得安心感,然后再透过其他话题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幻觉

幻觉是错误的感知,可能是视觉、听觉或其他感官的错误讯息, 也就是说,失智症者可能看到、听到或感觉到不存在的事物。

处理方法
. 不要嘲笑或试图导正他们的幻觉,而是与他们讨论当下感受。
.创造建立宁静的居住环境,减少可能引发幻觉的刺激。
.需谘询医师,确保没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真实个案
在一次志工疗护时遇到69岁的张大哥,他对着无人的角落频频微笑,还跟我一同前去服务的学生说:「刚刚跟我说话的小姐好漂亮 !」让学生们十分惊恐,不断四处探看,在一旁的社工赶紧过来解释张大哥的状况,才平息了学生们的担心。由于失智症者脑部的神经系统形成错误的传递或判断,故有时会自觉听到、闻到或者看到非现实层面的事物,就像课堂上曾有女性长辈在团体用餐时大喊:「厨房失火了 !」她紧张地说闻到浓烈的烧焦味, 儘管大家好言相劝,仍无法安抚她的躁动心情,直到搀扶她走到厨房亲自确认没开炉火,这才了解真实现况并安心歇下。

教授专业解读!
失智症者很容易把旧时回忆和当下时空重叠,形成错误的感知,这位个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忘记亲人已经过世,把以前的互动回忆错置到现在的认知时空里,彷彿是在时光旅程中迷失的旅人。有时候失智症者也会因为看到家中的某项物品,触动脑部某处神经皱摺,使得过往与生命中重要亲人的互动浮现眼前, 甚至能展开对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他忘记了这位亲人早已离世,但记忆还停留在过去相处的时间里。这时候照顾者可以平静地问:「你现在看到谁,你们说了什么话?」引导他主动叙述情境,等纾解完这段记忆就好了。若家人罹患的是路易氏体失智症,据统计,当中有八成的人也容易出现幻觉,家属与照顾者宜多加注意。

芳疗师临床应对及话术!
失智症的幻觉多结合虚幻的感知,包括不存在的幻听、幻视或气味与碰触等等。我在临床照护上就听过患者女儿抱怨,罹患失智症的妈妈总在半夜起床上厕所时惊声喊叫,直说厕所里有大蜘蛛。前几次全家人都认真地一起帮她找,但就是不见妈妈说的大蜘蛛蹤迹,直到把她带到厕所,她指着空无一物的桌面喊说: 「蜘蛛伫遐,恁拢看呒吗?」家人这才发现状况严重,隔天一早赶紧带妈妈带到医院。其实这时最好的方式是陪她演戏,拿个罐子或纸盒做出盖住蜘蛛的动作,再跟长辈说蜘蛛已经抓走了,会比强行与她争论没有蜘蛛来得有安抚效果喔!

激动/攻击

失智症者可能因为认知障碍和情绪不稳定而出现激动、烦躁和攻击性行为。

处理方法
.照顾者和家人需保持冷静,避免激怒或加剧情绪振荡。
.分散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到其他活动或事物。
.创造安全的环境,避免可能引起情绪激动或刺激的物品。

真实个案
中度失智的黄奶奶刚被家人安排住进养护中心,因为她已数次攻击同住且大她10岁的爷爷,每当事件发生时,奶奶总显现得情绪高张,说着婆婆刁难虐待她的陈年往事,说起爷爷总没能在第一时间保护她,到现在仍一直嫌弃她。虽然这样的情绪暴冲有歇息和缓的时候,但反覆发作的状况在换季之际更为彰显。直至最后一回,黄奶奶在气愤之余拿起厨房的擀麵棍往爷爷的头上敲下去,好险老人家力气小,爷爷当下没有受到多大伤害,但这样的重大事件已经吓坏了儿孙们,在家庭会议后决定把黄奶奶送到养护机构,由专业人士来照顾。

教授专业解读!
失智症者会产生攻击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认得家人」, 他们觉得「有陌生人入侵了生活领域」而感到紧张,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域才有攻击行为。如果当下与患者争执,从失智症者的角度来看,当下感觉是「眼前的陌生人正在对我咆哮」,也因此被激怒,而出现攻击行为自我防卫。为避免这种状况,要儘快「阻断」让他生气的原因,当他不记得亲人而焦躁时,立即请该位亲人暂时离开现场;当他对某个环境丧失安全感时,改由他信任的人在旁陪伴,或直接带离原本引起不安的场所。若失智症者以往就出现过攻击行为,要特别注意减少生活空间里的物品,例如把易碎品改为不易破损的材质,避免放置能当成攻击物的东西,减少双方受伤的可能。

芳疗师临床应对及话术!
当失智症者开始认不得亲人的时候,很多亲友都会用「猜猜看」的游戏,一直问患者说:「你知道这是谁吗?」有的人还会一直重複问,这其实是惹恼失智症者,他会觉得对方不停地询问相同问题是在捉弄自己,感觉到被挑衅,以致于不耐烦而开始生气,有些人更因此产生攻击行为,所以一定要避免问失智症者这样的问题。当失智症者的认知已经退化到无法辨识亲人的程度时,并不会因为你多问几次这种问题,就能唤醒他的记忆,不妨改为顺着他的话发展,甚至在必要时扮演成他认为的那个角色, 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书籍介绍

当家人失智时:从照料应对到芳疗运用,照护者陪伴失智症者也疗癒自己的身心照护指南
作者:郭钟隆, 郑雅文Vivian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17

作者简介
郭钟隆

台师大健康促进与卫生教育学系特聘教授

教学专长为智慧健康、成瘾物质防制、长者健康、健康促进与卫生教育。多年来致力于药物滥用防制,保护学生远离***危害不遗余力。近年来亦着重于长者智慧健康,结合芳香治疗及园艺治疗应用于3D虚拟实境(VR)以及扩增实境(AR)及AI运用,促进长者之身心疗癒,改善或预防失智,提升其乐龄生活品质等。

<现职与经历>
台师大健康促进与卫生教育学系特聘教授
省内教材研究发展学会理事长
亚洲药物滥用防治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台北市健康生活与成功老化学会理事长
省内药物滥用防治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郑雅文Vivian

PureAroma黛田国际芳疗学苑校长

拥有30多年教学经历及数千场临床芳疗照护实践,擅长将香气幻化多变且凝聚大自然植物花草力量,赋予各族群善用馨香并得以融入日常。近年来更结合五感抚慰与音乐、园艺及艺术疗方,带领团队走遍偏乡、外岛,积极推动各地长者身心和谐与健康。

<现职与经历>
PureAroma黛田国际芳疗学苑校长
英国IFA国际芳疗协会认证校长(No.P370)
美国NAHA国家整体芳疗协会三阶资格暨认证培训校长
财团法人中华芳香科学应用学会名誉理事长
英国FHT国际整体治疗师协会认证校长

FB:「黛田国际芳疗学苑」、「情绪芳疗」社团

责任编辑:陈宛欣
核稿编辑:曾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