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元兇竟是肠道的「一种菌」?2招留住好菌,养出「孕气」

时间:2024-12-07 05:59:45点击:51健康
不孕元兇竟是肠道的「一种菌」?2招留住好菌,养出「孕气」

黄体素是确保胚胎得以顺利着床的关键荷尔蒙。当女性体内黄体素不足导致不孕、医师开立口服黄体素后仍难以怀孕,问题可能不在子宫,而是源自肠道的「无害梭菌」。

省内每7对夫妻就有1对可能不孕。不孕症妇女体内的黄体素浓度不足,是导致试管婴儿治疗失败或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针对不孕或要採行「冷冻胚胎疗程(冻胚)」的女性患者,医师常会开立黄体素,希望能增加胚胎顺利着床的机率,剂型则主要分为口服、***栓剂、注射3种,其中又以传统的口服黄体素最为常见。

只是,部分女性不孕症患者在口服黄体素后,血液中黄体素浓度却不见增加,导致疗程失败。这种「补不足」的情况在过去是个谜,以为是个人肝脏酵素代谢的问题,但近期台大医院妇产部与中研院共同发现,「孕」气不好,问题可能不是肝脏,而是与肠道内一种名为「无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的细菌有关。

不孕症女性黄体素不足,医师:是肠道内「无害梭菌」在作怪

台大医院妇产部生殖内分泌科主任陈美州表示,临床普遍认为肥胖、年纪大及月经异常是黄体素浓度偏低的关键。不过,她和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殷儒,从14名介于32~42岁的不孕症妇女新鲜粪便检体中,找到了导致黄体素浓度降低的无害梭菌。

这种细菌被证实会将人体内的黄体素代谢成「神经类固醇」,透过肝肠循环降低女性体内的黄体素浓度,进而让女性不孕。陈美州点出,团队以小鼠实验证实,人体肠道内如果长期有无害梭菌,量多可能造成多种荷尔蒙失衡,连带影响到排卵及和卵巢滤泡发育,在不孕症妇女身上则容易造成疗程失败。

江殷儒表示,发现无害梭菌可能让黄体素失效后,未来可应用在评估口服黄体素治疗上。如果先确认患者体内无害梭菌量多,评估口服黄体素效果不彰,就会直接改以注射的方式,更快速对症下药。不过,人体肠道内细菌数量和种类都多,是否只有无害梭菌单一菌种会造成体内黄体素浓度降低,仍是未知数。

掌握2关键, 避免无害梭菌让疗程失败

健康多元的饮食对养成良好的肠道菌生态有不小帮助。图片来源 / Freepik

陈美州认为,平时就维持肠道菌多元化,是降低体内无害梭菌最好的方式。她表示,除了「避免常吃单一类食物」,也应尽量「少***緻糖的食品」例如:蛋糕、含糖饮料、饼乾等,才能有效降低肠道内无害梭菌,并避免身体长期处于发炎状态。

另外,补充益生菌也可能对调整肠道菌丛有一些帮助,民众可自行评估是否须服用。不过针对「不想要的菌就用抗生素杀」的看法,陈美州与江殷儒皆强调,使用抗生素虽然可以杀掉无害梭菌,但也可能同时将肠道内其他好菌杀掉,除非是经评估有需要使用的患者,否则临床上不会使用抗生素治疗。

这项有关无害梭菌与女性不孕症关联的研究,是全球首次有专家团队发现,单一肠道内细菌与不孕症之间的明确关联,目前该研究已经发表于知名学术研究期刊《肠道微生物(Gut Mirco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