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人」最易感染皮蛇! 医曝:尤其这1族群机率是双倍,且后遗症严重

时间:2024-12-06 20:59:44点击:90健康

今年80岁的陈爷爷罹患糖尿病多年,某天洗澡时他感觉胸膛又红又痒,隔天起床就发现大片皮疹从右前胸蔓延到后背,还起了水泡。起初他并不以为意,以为是困扰已久的湿疹又犯了,没想到涂抹药膏仍不见好转,偶尔患部还会隐隐作痛,只要抬起右手拉扯到就会感到剧烈疼痛,忍了快1个礼拜才在家人陪同下就医,经医师诊断是感染带状疱疹惹的祸!

幼年长水痘病毒终身潜藏体内 国人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带状疱疹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秘书长李淳权医师说明,带状疱疹俗称「皮蛇」,是水痘-带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的表现,此种病毒初次感染时会引发水痘,并潜伏在背根神经节或脑感觉神经节中,直到再度活化引发带状疱疹。根据省内研究统计,每个人终其一生会罹患带状疱疹的机率高达32%,即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发病后不只皮疹、起水泡,引发的神经痛更是让人痛不欲生。

研究指出,即使皮肤表面的急性症状消失,疱疹后的神经疼痛仍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常令患者痛不欲生 。值得注意的是,曾得过带状疱疹者,仍可能再度复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更被许多患者形容「比生产痛还要痛」。

罹患带状疱疹的高风险族群包括

  • 50岁以上成人
  • 慢性病患者(如; 糖尿病、肾脏病、心血管疾病)
  • 免疫不全者
  • 生活压力大或作息不正常
  • 曾感染过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若错过黄金治疗期 恐留长期后遗症

李淳权秘书长指出,一般来说,带状疱疹只要好好处理,在皮疹发作后72小时内投予抗病毒药物,就能有效抑制病毒增殖、减轻神经疼痛,通常可在5週内痊癒,但免疫力较差的病人所需时间会比较久。像本身是糖尿病友的陈爷爷就因延误治疗,儘管确诊后马上投药,皮肤症状仍持续了1个多月、疱疹后引起的神经疼痛更是拖了超过半年才逐渐好转,且由于没能及时诊治,即便药物治疗后恢复良好,仍留下右手肌肉僵硬无力的后遗症,握力至今仍无法改善,就像中风过的病人一样,连握筷子都显得吃力。

李淳权秘书长说明,根据患者自述,发病后不仅身体又刺又痛,奇痒难耐,还会因为身上的红疹、水泡,连穿衣服都感到无比剧痛,半夜也经常因为压到患部而被痛醒、无法翻身、睡都睡不好、无时无刻都像是被火烧般疼痛,连带导致他食慾不振、郁郁寡欢,治疗期间使用了各种不同强度的止痛药还是无法改善,直到使用了神经阻断剂才稍微舒缓。李淳权秘书长强调,发疹期间,愈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愈有效,提醒民众,若有症状务必尽快就医,以免留下不可逆的后遗症。

糖尿病患皮蛇缠身机率是双倍,且后遗症严重

国内研究指出,1/5的带状疱疹患者为糖尿病患。对此,李淳权秘书长解释,糖尿病患者因慢性高血糖的关係,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变差,除了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细菌感染,且随着免疫力降低,若体内有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也容易再度激活,进而引起带状疱疹。

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高出一般人2倍,且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增加50%,若不幸感染,可能导致血糖控制恶化,并引发心血管疾病或视力问题等併发症。此外,罹患带状疱疹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恶性循环下去,也容易出现严重併发症,影响患者健康。

日常保健+施打疫苗 降低相关併发症的发生风险

李淳权秘书呼吁糖友,保持良好健康作息及运动习惯、均衡饮食、积极接种四大疫苗(流感及新冠疫苗、肺炎链球菌、带状疱疹),透过日常保健及接种疫苗,提升防御力。

(常春月刊/编辑部整理、文章授权提供/健康医疗网、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阅读:
·「皮蛇」好了却还是很痛?医曝原因 尤其这2种人最容易出现
·全台每3人就有1人中!医曝「3部位痛」恐是长皮蛇 压力大、免疫力低是好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