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冬天的第3个节气,天气也开始进一步寒冷。阳明马光中医诊所中医师陈柏太表示,根据古书所载:「时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意指到了这个节气,寒意渐浓,而省内虽然处于亚热带气候,不会看见大雪纷飞的景象,不过仍然可以感受到气温的变化。
陈柏太表示,大雪节气由于气温骤降,随着天气寒冷显着、寒风凛冽,人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也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顺应大雪节气的变化进行保养,变得尤为重要。
大雪节气常见的不适症状
陈柏太说明,如果身体内在气血无法抵御寒气的刺激,可能产生一系列因为寒冷引起的健康问题,包含:
- 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 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 频尿、尿急等泌尿道疾病
- 筋骨关节疾病,如年长者经常在此时感到关节僵硬、疼痛
陈柏太提到,曾治疗一位70岁的老年患者,每到寒冷的天气,他的膝盖就会感到疼痛而无法行走,尤其是在大雪节气期间,我除了为他针灸以及开立温肾助阳、强筋壮骨的中药材缓解疼痛,也建议他在膝盖部位使用三九贴敷贴疗法,经过月余治疗,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行走也变得非常轻鬆。
陈柏太提醒,在大雪节气期间,因为人体的阳气容易受损,「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因此大雪养生的重点在于避寒保暖,以防寒气侵袭,以下是几个保养建议:
- 穴道按摩:用双手拇指按压风池穴,每次3-5分钟,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能够驱寒解表、预防感冒,并且有效缓解头痛、颈部僵硬等不适。每日按压足三里穴5分钟,此穴位于膝盖下方四指宽、肌肉肥厚处,能够补益脾胃、促进脾胃功能,增强脾胃对于风寒的抵御能力。
- 食补祛寒:从养生学的角度看,建议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来对抗寒冷,同时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寒性体质获得改善,可以食用像是姜母鸭、羊肉炉、麻油鸡、药炖排骨汤等,也别忘了多吃当令的根茎类蔬菜、雪菜汤、红薯粥等高纤食物。
略带辛辣刺激的葱、姜、韭菜、洋葱、咖哩等辛香料也能驱寒暖身、改善手脚冰冷,但不是每种体质都合适吃这些较燥热的食物,如果本身体质偏燥,吃多了反而火气上身,不利养生。 - 补水分:由于冬天排汗量少,容易让人忘了喝水,应该要勤补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才喝,每日建议至少喝足2,000毫升的白开水。
- 勤运动:建议进行一些缓和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慢跑等,运动时避免过度流汗、以及因心血管收缩剧烈而诱发心脏疾病,并建议以室内为主、以免受凉。另外也可以进行冥想或静坐来调适心情、消除冬季的烦闷低落感。
- 注意保暖:因室内往往门窗紧闭,而身体最怕剧烈的温差变化,人体的头颈部、腹部、以及足部最易受户外的冷空气侵袭,对于身体较虚弱的年长者更是不利,因此应针对加强保暖,可视气温穿着厚衣外套、戴帽、穿袜、围围巾。
- 早睡晚起:忌熬夜,早睡避寒,增加睡眠时间,以涵养人体的阴阳气、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户外活动最好等日出后再进行,避免在天气寒冷的状况下,造成身体危害。
在大雪节气里,喝一杯温热的药膳茶饮,不仅能温暖身体,还能养血活血,增强抵抗力。以下是一道适合在大雪节气饮用的药膳茶饮:
【当归生姜红枣茶】
材料:当归6公克、生姜3片、红枣5颗、红糖适量。
做法:
- 先将当归洗净后,红枣去核备用。
- 将所有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800毫升的清水,待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
- 汤色正浓时,酌加适量的红糖,关火、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药材多为养血补气之用、能温胃散寒,特别适合女性饮用,能有效缓解手脚冰冷、气血不足的症状。此外,对于经常感到疲倦、体质虚弱的人,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Uho优活健康网)
文章授权转载自《Uho优活健康网》有食谱》大雪小心感冒、关节疼痛!喝杯「当归生姜红枣茶」3步骤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