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玲玲误食「水晶宝宝」,家属紧急送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医院急诊就医。在经住院禁食、接受静脉输液,并定时给予泻剂后,没有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阻塞症状,五天后顺利出院。
新竹台大分院小儿部杨德亮医师表示,玲玲家属起初不解,孩子未有呕吐、活动力差等情形,为何需要住院,经详细说明根据过去该院和国内、外多个误食水晶宝宝的个案经验,水晶宝宝在肠胃道中吸收水分后会膨胀至原本体积的20至30倍,造成幼童肠道严重阻塞,此情况需要紧急开刀移除,过去就曾有未紧急医疗处置死亡之个案,家属了解后决定让玲玲住院密切观察是否有肠阻塞症状,所幸,水晶宝宝经由泻剂顺利排除,玲玲健康出院。
杨德亮医师说明,四年前的另一位个案年仅11个月大,因反覆胆汁性呕吐住院,经电脑断层显示明显肠道阻塞,小儿外科医师剖腹探查后,发现小肠内有一颗已涨大至3公分的「水晶宝宝」,经手术移除异物并在加护病房照护多日后,才恢复正常进食。
杨德亮医师解释,家属时常于幼儿异物吞入后,紧急给予大量饮水,但如水晶宝宝这类物品,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树脂,是一种吸水性很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水分后,体积会迅速膨胀数十倍,甚至还会分裂成数小个,可能反致严重后果。
杨德亮医师提醒,若家中有三岁以下幼儿,应避免让他们接触水晶宝宝等细小物,家长也应随时注意孩子们游戏时间的安全,避免发生异物吞食、哽塞等憾事。
更多新闻推荐
● 週末北东转湿凉 台北低温下探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