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不少家庭都喜欢饮用养生汤水来改善健康,而若要让汤水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煲汤的方法便不可马虎。以下为大家盘点6个煲汤炖汤技巧,掌握时间最重要!
煲汤炖汤技巧|煲汤最佳时间:1.5小时内
有些人会误以为煲汤时间越长可以令汤水越入味,但其实煲汤时间过长,不但会导致食材中的营养流失,还会增加汤水中有害成分的生成,如亚硝酸盐及嘌呤等,所以建议煲汤的最佳时间需要控制在1.5小时以内,从而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而炖汤则是以隔水加热的间接方式炖煮,因此所需时间较煲汤长,一般以2.5小时左右为佳,以让汤料有效地保留鲜味及营养。
煲汤炖汤技巧|冻水落料
如果想汤水保留食材的营养,建议在冻水的情况下加入食材,用大火煮滚后再改用小火慢炖,不单让食材的营养慢慢渗透至汤水中,还可以令汤头更为鲜味。反之,若在热水的情况下加入食材,食材内所带有的蛋白质会迅速凝固,从而令汤水失去鲜味及营养。
煲汤炖汤技巧|水量=食材重量3倍
不少人都会因不清楚煲汤时的水量而令汤水味道过浓或淡,而一般而言,煲汤的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3倍,这样才可以令食材的营养彻底渗透至汤水中。如果煲汤时间过长需要中途加水,与刚加入食材时不同,建议最好选择加入热水,以防影响汤的风味。
煲汤炖汤技巧|使用砂锅/陶锅
若然想汤水短时间内入味,建议选择内循环性较好的砂锅或陶锅,陶锅即以陶土烧製成的锅具,而砂锅则是由陶土加入「砂」製成,在烧製锅具的过程,锅身会产生许多具蓄热性的气孔,让汤水在熄火后也能利用余温继续加热,除了因导热稳定让食材更渗透至汤头外,还可让锅内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从而保证汤水的口感,比起其他锅具更有效煲出靓汤!
煲汤炖汤技巧|食材多样化
其实养生汤水的食材大同小异,一般都会按个人口味或自身的食疗需要加减食材,而将多样化的食材适量地混合,不但可以叠加汤水的风味,汤水中的营养亦会更加全面,不过需注意食材会否有相剋的问题,以防事倍功半,影响汤水的味道和营养。
煲汤炖汤技巧|熄火落盐
若想令汤水的调味昇华,少不免调味料的帮助,而盐便属煲汤时最常用的调味料。不过建议最好在最后熄火前才落盐调味,以防太早落盐令肉类的蛋白质凝固,使肉类无法保持鲜嫩,或是让汤水颜色变暗,影响汤头口感及浓度。
原文刊登于 AM730
睇完新闻,记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