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让许多人深深着迷于其中,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人呢?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大将军郭于《我们心里都有病》一书中,整理现代人常有的症头,包括逃避现实病、受害者病、对别人比较好病、完美病⋯等,带领读者挖掘真实的自我,意识到问题存在后,改变成更好的人。以下为原书摘文:
我身边有那么一类女孩,聪慧、美好、识大体,但仅限于单身的时候;一旦谈了恋爱,就完全变成截然不同的人,不顾一切、歇斯底里、笨得一塌糊涂。为爱痴狂也算是一种美德?依我拙见,仅限于爱对了人之时。
怎么知道他就是「对的人」?
三毛与荷西,黄蓉与郭靖,他们各有各的不完美,但就像两个配套的齿轮,齧合在一起就可以高效率运转。而错的人,就算本身都是极好的,放在一起却不伦不类。所谓爱对人,不是一定要找到最好的,而是一定要找到最适合的;所谓爱错人,并非那个人恶劣不堪,而是他的好不对你的口味。
我们最常听到的分手原因,就是「我们不合适」,而问起来究竟是哪里不合适,又不见得有人说得明白。如果能在开始一段恋爱之前就弄清楚这个问题,或许就不必经受不必要的折磨和细碎生活中滋生的矛盾,直到最后才愤恨或遗憾地说上一句:我们不合适。
如果你看重的是自我实现,梦想是事业成功,渴望举案齐眉的伴侣,那么追求小富即安、悠闲安逸的恋人就不适合你,你该找一个奋发图强、有理想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人;如果你看重的是安稳踏实,渴望有人跟你一起经营平淡的婚姻生活,那么喜好刺激和冒险的恋人就不适合你,你该找一个跟你一样愿意在平淡中发现人生真义的伴侣。
如果你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沟通交流,那么醉心于物质享乐的人就不适合你,你该找一个能跟你一起秉烛夜谈,且能相互理解的人。你适合什么样的伴侣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和恋爱观,而价值观和恋爱观又源于你对自己的认知,一个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人,无法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也无法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人。
我们一生中要完成很多人生任务,就像超级玛莉欧一样,吃到可以变强大的蘑菇、顺利击退敌人、跨越沟壑和河流,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关隘。我们的人生也要经历建立信任、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等任务,这些人生任务串联起来就是我们的成长通关史,完成它们才会推动我们一步步成为成熟、稳定、社会化的自我。如果卡在某个任务上,便很难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先问问自己看重的是什么?
自我认知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它贯穿我们的一生,没有止境,但成熟的个体应该在一定的人生阶段成为一个人格稳定的人、达到相对稳定的自我认识,也就是逐渐意识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要做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在这个社会上的脚色和定位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算完成自我认知这个人生任务,否则将会面临脚色混乱、自我认识混乱的心理危机。
因为自我是我们洞悉世界的眼睛,如果自我认知是蒙尘、不清晰、动荡的,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也会有所偏颇,甚至走偏了自己的人生路。建立亲密关係则是在建立正确自我认知之后的下一个人生任务。很难想像一个对自己没有清醒认识的人,能对他人和人际关係有清醒、理性的判断。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女孩,年近30,仍然觉得情路刚刚开始。她们对自己的认识永远是有情饮水饱、可以随时私奔远走高飞、唯爱至上,对方也必须具备艺术细胞、浪子气息、桀骜不驯等特质才能入她们的眼,进而摩擦出爱的火花。
对爱情的理解,剧情总是被编排成跟毫无名声的小众画家、落魄地下摇滚青年远居郊区平房,自己变身成不离不弃的厨娘、保姆,艺术家的沉默寡言会被她解读成爱的深沉,易怒、脾气差被她解读成抑郁不得志,就连偶尔对她的责骂殴打也可以被原谅,因为那是艺术创作的需求。
当再一次要自掏腰包垫付房租时,她的积蓄已捉襟见肘,终于扛不住,準备一拍两散,心情却不复原来。原本的坚定,早就被对方的忽冷忽热和现实的冰冷彻底磨灭。她终归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原以为的可以为爱走天涯,对方也不是她唯一的爱情归宿,就连他们的关係也不过是男人对她的依赖和感恩,那也许本来就不能称为爱情。
如果她一早意识到自己并非传奇爱情小说的女主角,她所期待的爱情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那么她不会去追逐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白白把时间浪费在一段错误的恋情当中。在没有搞懂自己是谁的这些岁月里,她也没有搞懂她适合什么样的伴侣。
所以,想要一段合适的恋情,先问问自己看重的是什么? 你的能力和胸怀能撑得住什么样的感情? 你希望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你渴望的恋爱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在爱情中使出再大的蛮力,也只是自我损伤。
别追求虚幻爱情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明明已经能够清楚解答以上问题,但偏偏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他们像飞蛾扑火般投入不合适的恋爱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没结果却还要撞到头破血流。这看似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不可理喻,但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人存在,并且不在少数。我在一次谘询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于那些「明知道」和「偏偏不」之间的祕密。
阿明是我的一个来访者,27、8岁的大男孩,他上进勤奋、阳光开朗、性格温和、幽默大度。一个看上去无可挑剔的男孩,却总是被女朋友挑剔,连续被甩3次。他苦恼不已,来谘询室找我,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他很清楚哪种段位相当的女孩适合自己,但每次却总被女神级的异性吸引,所以在每次恋爱中都没有安全感,担心无法把女神留在身边,反倒多做多错。他欣赏对方身上的过人之处,那或许是适合他的女孩所不具备的特质,就像明明知道自己不合适极限运动,却偏偏也要斗胆一试,最后造成极度不适。
这种矛盾就在于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冲突,人们往往会渴望不符合自身现实的东西,迷恋到无法自拔,因为那似乎代表一种梦想,一种更美好的存在。如果把不切实际的幻想转变成身边触手可及的真实人生,你才会发现自己驾驭不了也消受不起,那不过是一种叶公好龙的翻版故事。说到底,你虽然想努力维繫那个梦,但实际上你还配不上。
放弃真实的恋爱去追逐虚幻、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爱错人的又一个缩影。你当然可以闭上眼做任何美梦,但睁开眼时也别忘记为自己的真实人生努力。就像我们曾经都经历过的那样,在幻想里我们无所不能、上天入地、法力无边,可那仅仅是一种嚮往而已,你不会因为这些当下不适合自己的桥段和剧情,而放弃谱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梦中情人再美好亦是虚幻,眼前人即便平凡却是真实的存在。与其对真实的人生充耳不闻,不如妥善安置好你的美好期望,聚焦当下,好好修炼自己,待到有一天你变得更好、更强大,能把「配不上」转变成「配得起」,把「不适合」转变成「正合适」,再去追求曾经的梦想也不迟。
不论是没有弄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还是明知不适合却还苦苦追寻,都是爱情中的常见错误,或许它不可避免,但绝对不值得一错再错。在逐爱的路上,谁都是不断甩掉偏见、修正错误也调整自己,但你一定要明白,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最好的人,也不是为了收穫最完美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情里没有完美,真正「最好的人」,不过是那个最「适合」你的人而已。
(本文摘自/我们心里都有病:超人气心理谘询师带你窥探,不为人知的真实自我。/好的文化)
欢迎加入《优活健康网》line好友,更多医疗新知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