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许多人会依赖胃药或止痛药缓解胃痛。家医科医师李思贤指出,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带来多重健康风险,反而加重身体负担。他强调,真正改善胃痛及胃食道逆流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与饮食习惯,如少喝酒抽菸、多运动、减重等。
李思贤日前在脸书发文表示,不少人认为胃酸过多是导致胃痛与胃食道逆流的主因,但胃酸其实是人体消化与防御系统的重要角色,负责分解食物、吸收营养,还有杀菌的功能,帮助我们对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多数器官功能会逐渐退化,胃酸分泌亦可能减少。
李思贤指出,许多胃痛与胃食道逆流的案例其实源于胃酸分泌不足。他解释,胃酸分泌不足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影响碘、甜菜硷、锌和维生素B群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骨质疏鬆、免疫力下降,甚至提高胃癌风险。有研究指出,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几乎无法分泌。胃酸不足还可能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干扰消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在粪便中发现未完全消化的食物。
李思贤提醒,常用的胃药酸阻滞剂(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虽然短期能缓解症状,但长期依赖可能会引发贫血、维生素B12缺乏、胃内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甚至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胃酸不足还可能导致胃内食物长时间停滞,发酵后产生酸气,加重胃食道逆流,让人感觉喉咙「酸酸的」。
至于如何改善胃酸逆流的症状,李思贤建议用以下方法改善:
1.调整饮食:调整饮食与习惯:避免可能引发敏感的食物,尤其是睡前不要吃大餐。同时,尝试抗发炎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这对缓解胃食道逆流非常有帮助。减少饮酒、吸烟,并避免过量摄取会放鬆食道括约肌的物质(如***和巧克力)。对于一些人来说,添加少量苹果醋(无糖,稀释20倍)有助于改善消化。
2.支持消化功能:可以考虑补充盐酸(HCL)、甜菜硷和消化酶,帮助胃部有效分解食物;锌(如锌胺基酸螯合物)和益生菌则有助于修复消化道健康。此外,像洋甘菊茶、生姜和镁这类天然补充品也能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3.生活方式调整:减重(如果有轻中度肥胖)、增加日常运动,并在睡觉时将床头稍微抬高,都可以有效减少夜间胃酸逆流的情况。
胃药主要用来解决急性问题。李思贤呼吁,要改善胃痛和胃食道逆流,应从根本改变生活习惯,维持健康的消化功能,才是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