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编辑部
「立冬」后气温逐渐转冷,人体开始进入冬季的「闭藏」阶段,正是适合进补的最佳时机。宜蕴中医诊所中西医学整合主任杨佩钰医师指出,中医传统上讲究冬天进补,为来年增强体质、储备能量;不过,冬季进补并非一味大补,应依个人体质挑选适合的食材与补法,以达到「补而不燥」的效果。
冬令进补怎么吃最健康? 中医师:谨记3大原则
杨佩钰医师表示,冬季进补时民众应谨记「对症、温和、适量」3大原则,其中「对症」指的是根据不同体质做出最好的调整。例如阴虚者(容易口乾、皮肤乾燥者)可选择滋阴润燥的食材,如银耳、莲子等;而阳虚者(易手脚冰冷、怕冷者)适合温补的食材,如当归、黄耆等,充分发挥进补功效。
再者,「温和」则是避免燥热,进补的食材多数属温热性,若过量食用或食材搭配不当,易引发「上火」症状,过于燥热会反而容易引发口乾、便秘、睡眠不佳等问题。在补气血的同时,可适量搭配滋阴润燥的食材,如枸杞、红枣,以保持身体阴阳平衡。
最后,「适量」指的是进补时循序渐进,避免大补。例如食用姜母鸭、羊肉炉等锅物时,不宜过量或一次性大补,如果「补过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每次进补适量为佳。每次进补可依个人状况适量增减,循序渐进调理身体。
别只会吃羊肉炉、姜母鸭! 冬令进补必学「4大食谱」
至于如何在冬季进补时补充所需的营养,又能避免「补而不燥」的状况出现?杨佩钰医师推荐以下4道冬令进补食谱,帮助清补不过燥:
1.当归黄耆鸡汤
食材:当归、黄耆、红枣、枸杞、鸡肉
将鸡肉炖煮,加入当归、黄耆、红枣和枸杞(皆几片、适量即可),炖至肉质嫩滑。当归和黄耆能够补气血,红枣与枸杞滋阴养血,有助于提升气色、强健体质,特别适合女性冬季进补。
2. 党参淮山枸杞汤
食材:党参、淮山、枸杞、瘦肉
将瘦肉炖煮,加入党参、淮山、枸杞等补益食材煮至入味,能补脾益气,提升抵抗力,解决因季节变化引起的疲惫、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3. 北芪鲈鱼汤
食材:北芪(黄耆)、鲈鱼、红枣、姜片
将鲈鱼煎香后,加入北芪、红枣、姜片,一起炖煮至汤头浓郁。鲈鱼富含蛋白质,加上补气的北芪、红枣、姜片,不仅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还能增强身体保护力,非常适合冬日保养。
4. 桂圆莲子百合粥
食材:桂圆、莲子、百合、糯米、冰糖
将食材加水熬成粥,最后加入冰糖调味,是适合秋冬季夜晚饮用的甜品。桂圆、莲子、百合均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舒缓手脚冰冷等不适,帮助缓解冬季易出现的失眠、手脚冰冷问题。
杨佩钰医师强调,进补应顺应体质与季节需求,许多人会选择姜母鸭、麻油鸡、羊肉炉,应依照个人体质并适量,过度不适合体质的进补可能导致阴阳不平和,反而身体不适。以适合自己的体质进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舒适,才能让冬日保养达到最佳效果。
延伸阅读:
立冬进补没做「4件事」 恐只养肉不养生! 注意「2现象」是补过头警讯
冬令进补当心「越补越大洞」! 营养师提醒:「6族群」吃锅疾病恐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