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白内障术后併发角膜水肿 新式角膜移植手术拯救失明危机

时间:2024-11-28 20:59:53点击:53健康
黄韦纶医师呼吁,角膜移植需要仰赖捐赠者的爱心和社会资源的投入,以帮助更多濒临失明的病人。

【健康医疗网/记者王冠廷报导】C先生在接受白内障和视网膜手术后,因併发角膜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角膜无法维持正常的含水量,形成「伪晶体性角膜水肿」,经角膜弹力层剥离电动内皮层移植(Descemet's stripping automated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SAEK)手术治疗后,C先生恢复角膜的透明度与视力,重拾生活品质。

白内障术后可能併发眼角膜水肿 如雾玻璃严重影响视力

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黄韦纶医师表示,白内障是中老年人常见视力衰退的原因之一,然而,部分病人在手术治疗后可能会併发眼角膜水肿,导致视力仍然模糊甚至更进一步恶化。当角膜因受伤或疾病导致最内层的内皮细胞减少,无法维持角膜内的正常含水量时,会造成角膜水肿和混浊,犹如雾玻璃般,严重影响视力。

角膜内皮细胞无法再生修复 倚赖角膜移植助视力重生

黄韦纶医师进一步解释,由于角膜内皮细胞通常无法自行再生修复,这类病人通常需要接受角膜移植以替代原先角膜的功能。目前角膜移植手术的方式主要分为全层、前层、内皮层三大类, C先生的情形仅角膜内皮受损,适合接受角膜内皮层移植手术,仅需移除受损的内皮层组织,再植入捐赠者的角膜内皮层即可。

而角膜内皮层移植手术(DSAEK),打破传统角膜移植手术必须更换整层角膜的限制,能在保留健康角膜组织的同时,针对角膜损坏的内皮层进行移植。

角膜内皮层移植手术 降低併发风险、恢复期缩短

黄韦纶医师说明,DSAEK手术仅需要透过3mm左右的微创伤口,即可将切削好的角膜内皮层组织植入患眼,避免了传统全层角膜移植手术伤口较大的问题,并减少缝线鬆脱、伤口渗漏或术后高度散光的风险,更加缩短术后恢复期,且长远来看,排斥或损伤的机会也较低,整体视觉品质明显提升,对需要角膜移植的病人而言是一大福音。

鼓励捐赠角膜 帮助更多濒临失明的病人

黄韦纶医师呼吁,角膜移植需要仰赖捐赠者的爱心和社会资源的投入,以帮助更多濒临失明的病人。随着近年省内国家眼库持续优化角膜捐赠流程,国内角膜捐赠品质提升,但数量仍然供不应求,希望能有更多民众支持器官捐赠,让更多像C先生一样的病人重获清晰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