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个,患者有可能极早期失智症

时间:2024-11-28 12:00:06点击:53健康

作者 : 卓良珍

图片 : shutterstock

失智症是拉丁文dement(疯狂)加上ia(病态)之意。皮尔斯(Pearce)及米勒(Miller)两位医师解释为:「失智症是一种大脑的疾病,呈现智能及人格的颓退,反映出记忆力、定向感、注意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情感表现等认知功能受损与社会功能退化。发生于满15岁抽象思考成熟以后,意识清楚,且须排除重度忧郁症、精神病颓退、药物、失眠及谵妄状态等所影响的因素。」

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则将失智症列为「重度神经认知障碍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省内65岁以上的老年失智症约占老年人口的5~7%,2023年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17.74%,约有414万多人,换言之,有失智症的老年人约30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硬化、脑细胞发炎激素升高、氧化自由基过盛等因素,使得脑细胞的老化、凋零更趋严重。

省内人对失智症的认识与防範不足,以致就医时间常常太晚。大部分到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已是中、重度失智症,错失初期控制的时机。大部分家属与患者本身忽视初期失智症症状,等到患者出现疑心、妄想、半夜吵闹或外出迷路等异常行为才有所警觉。

失智症患者在早期就可能会渐渐地在近期记忆力及执行功能(计画、组织、抽象与顺序)出现障碍。失智症早期的十大徵兆如下:

(1)记忆力衰退,忘东忘西、藏东藏西、重複发问。

(2)判断力减退。

(3)性格出现转变。

(4)行为或情绪的改变,妄想、幻觉、忧郁。

(5)语言表达方面出现困难。

(6)对时间、地点、人物出现混淆。

(7)处理日常熟悉的事物出现困难。

(8)做事失去主动性。

(9)对于较抽象的观念出现问题。

(10)把东西放在不适当的地方。

目前失智症(尤其是阿兹海默症)的治疗目标为「减缓退化」,也就是「不退则进」,「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控制失智症的最佳方法。每位患者的病程不同,阿兹海默症的平均余命(从诊断到过世)约8~10年,透过药物治疗及照顾者细心与耐心的照顾,可维持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减轻其行为精神症状,患者仍然可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赖德仁,2009)。

失智症的早期诊断是重要和急迫的,使用简易的筛检工具为社区或安养机构老年人筛检是必要的。除了有助于临床工作人员处理门诊患者的极早期失智症医疗问题,对于处理大量社区或安养机构老年人失智筛检时,也提供了一项有效率的工具。提高极早期失智症的检测率,因而使更多的病人受惠,及早得到治疗。

高雄医学大学刘景宽教授及杨渊韩医师,依据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发展出来的「AD8量表」研发出中文版AD8量表,採个体内比较(I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由家属或照顾者提供患者1个月以来的临床变化资讯给临床医师,凡是AD8施测结果有2题以上回答「是」时,患者就有可能是极早期的失智症。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

(本文摘自《失智了怎么办?理解问题行为,陪伴失智者迈向尊严又自在的晚年》 ,三民书局,卓良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