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简浩正/台北报导
▲男性如有排尿问题、下背痛等症状恐与摄护腺癌有关,应速就医。(示意图/部立彰化医院提供)
男性注意。摄护腺癌是隐形杀手,早期多无症状易忽略,而延误就医,晚期5年存活率仅剩约20%,居国人10大死因第5位。医师提醒,早期摄护腺癌的患者多半「无感」,如有排尿问题、下背痛等症状应速就医,同时,也呼吁50岁以上男性自费抽血检查摄护腺特定抗原(PSA),甚至有家族史者应提早至45岁,以初步了解是否有致病风险。
据统计,在省内摄护腺癌已是男性第五大癌症,且罹患人数逐年上升。从101年4735人增加到110年7481人,十年增幅达58%,不仅如此,罹患年龄也下降,越来越多50岁以下年轻男性诊断出摄护腺癌。省内泌尿科医学会秘书长薛又仁指出,无症状的年轻男性也可能因筛检而发现癌症,因此必须提高健康意识并推动早期筛检。
83岁的蔡先生在与朋友讨论摄护腺问题后,主动接受检查,发现自己患有晚期摄护腺癌;61岁的郑先生则是在一次感冒就医时,发现尿液中有潜血,进一步检查后意外确诊为第三期摄护腺癌。薛又仁说,早期个案多半「无感」,加上摄护腺癌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患者在壮年时期确诊。
三军总医院泌尿外科高建璋医师指出,上述二位病友都是在没有徵兆的状况下确诊,可以说是隐形的杀手,因此更显示及早筛检的重要性,即使看似健康也应定期检查。亚洲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冯思中说明,晚期摄护腺癌患者往往已出现骨转移,治疗难度大幅提升,5年存活率仅约20%。因此,50岁以上男性可至医院进行初步的摄护腺癌PSA检测,及早诊断,根治癌症。
▲省内泌尿科医学会秘书长薛又仁(右3)、亚洲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冯思中(左3)共同呼吁50岁以上男性进行PSA检查。(图/省内泌尿科医学会提供)
如何治疗?中华民国泌尿肿瘤关怀协会理事长欧宴泉指出,针对晚期或转移性摄护腺癌的患者,现有治疗策略包括结合新型治疗方法与传统疗法,并可能包括短期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这种联合治疗策略能够显着提高存活率,而化疗副作用可以透过与医疗团队的合作有效缓解同时保持患者的生活品质。针对转移性摄护腺癌患者常发生的骨头转移,目前也有能同时兼顾疗效与患者生活品质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治疗选项。患者可与医师讨论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