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身体质量指数)长久以来都是医疗院所检查或研究的参考数值,不过专家表示BMI无法呈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应该用另一种数值来评估:腰臀比。
BMI以身高和体重(体重(公斤)/身高平方(m2))的关係当作参考数值,测量方式方便迅速,但很多专家抨击用BMI评估肥胖不完整,因此出现许多其他的测量方式,例如身高的一半作为腰围标準,或是腰臀比。
腰臀比更能呈现肥胖和健康风险,比值愈小愈健康
BMI无法呈现肌肉量或是脂肪分布,因此可能出现肥胖者和运动选手的BMI相同的情况,因此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医学系学生卡汉(Ifran Khan)说,BMI不能提供可靠的疾病风险和寿命。
卡汉透过英国健保资料库,追蹤分析38万名健康民众,统计他们的BMI、脂肪指数和腰臀比以及3者与死亡率的关联。结果发现脂肪指数和腰臀比在统计上的关联度都比BMI高,其中腰臀比与死亡率的关联性最强,腰臀比的比值愈低,死亡率愈低。该研究刊登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年度大会中。
卡汉指出,男性腰臀比(腰/臀)大于0.9、女性大于0.85,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风险就开始明显攀升。
专家也给予这项研究肯定。德国莱比锡大学内分泌科学教授布鲁尔(Matthias Blüher)表示,现在我们太过依赖BMI,但BMI缺点很多,是时候用其他的方式来评估肥胖和疾病的关係。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临床教授菲涅尔(Nick Finer)则表示,这项研究完美地暴露BMI的缺点。
腰臀比呈现内脏脂肪累积情形,比BMI更準确
脂肪分布可分成内脏脂肪和周边脂肪,内脏脂肪与新陈代谢疾病息息相关。仁生复健科诊所院长陈渝仁指出,腰臀比会比BMI更有意义,因为腰臀比可以呈现内脏脂肪的堆积程度,「对身体来说,脂肪存放在内脏只是暂时的,出现堆积的情况表示新陈代谢不佳,无法把脂肪往外送,」陈渝仁指出,这个情况就造成内脏脂肪多、腰围宽的人三高、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比一般人高。
而BMI比较能呈现的是整体、周边脂肪,包括手、脚、臀部是身体长期储存脂肪的地方,与死亡风险的关联性不比腰臀比,「即使臀部脂肪较多,都比内脏脂肪多的中广身材来得好一些,」陈渝仁说。
BMI缺点那么多,那为何长期以来,都是健检或是医学研究的参考数值?陈渝仁解释,医师们都知道BMI不完美,但它取得方便,用机器量测即可,不像腰臀比需要用人力测量,当有大量或是需要大量受试者当作研究对象时,BMI就是一个权宜之计,「不过我相信会慢慢改变,不过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臀部肌肉很重要 2招检测臀部肌肉是否足够、2招简单练臀肌
常看健身者练深蹲,除了让臀型好看,其实有更多其他好处。陈渝仁指出,很多人都知道练腿部肌肉的重要性,但臀部常常被忽略,「臀部连结上半身和下半身,对骨盆、膝关节的稳定度影响很大,臀部肌肉不够很容易让膝关节受伤。」
要知道臀部肌肉量和肌力是否足够,除了用X光或身体组成分析仪测量,还有两种简单的方式:
・趴着,双腿打直往上抬,如果做不到表示臀大肌肌力不足
・站着,一脚打直并往侧边抬,如果做不到表示臀中、小肌肌力不足。
想练臀部肌肉,除了到练深蹲,还可以做2种点简单运动
・侧躺,双脚打直,一只脚往上抬。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双脚绑弹力带。
・分腿深蹲,双脚一前一后站弓箭步,双脚同时向下蹲、弯曲。想增加难度可以双手拿哑铃,或是「保加利亚深蹲」,后腿放在高度约在膝盖附近的椅子或箱子做深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