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到週末!医示警3C族群「2异常」恐中风危机快就医

时间:2024-11-27 15:00:05点击:53健康

记者简浩正/台北报导

天冷增中风风险,医提醒除三高族群外,常使用手机或平板的族群,若发现手指无法準确按键盘等异状也要小心。(图/翻摄自pixabay)

▲天冷增中风风险,医提醒除三高族群外,常使用手机或平板的族群,若发现手指无法準确按键盘等异状也要小心。(图/翻摄自pixabay)

冬天来了!相信民众都可感受到天气明显转凉,部分地区更下雨。医师提醒,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心房颤动引发血栓所造成的栓塞性中风风险亦显着升高;因此保暖与血管保护得双管齐下,在室外头颈保暖是关键,室内也应留意温差变化。除了三高族群外,常使用手机或平板的族群,若发现手指无法準确按键盘等异状也要小心。

据气象署说明,北部及东北部天气明显转凉,其他地区愈晚愈凉,北省内清晨气温约18、19度,白天逐渐降温。更提醒27日某地冷气团南下,28至30日清晨持续受某地冷气团影响,各地气温更为下降,尤其清晨受辐射冷却影响,北部及东北部天气偏冷,其他地区早晚亦冷,中南部日夜温差大。

亚东医院神经医学部医师徐仁佑表示,随着气温骤降,冷风易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发血压升高,增加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研究显示低温与脑出血型中风具有高度相关性。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心房颤动引发血栓所造成的栓塞性中风风险亦显着升高;尤其寒流来袭时,气温低于摄氏10度,中风发生率更是急剧攀升。

他说,天冷外出时应注意全身保暖,不仅是毛衣、外套、手套和毛袜,头部与颈部的防护同样重要,帽子与围巾不可缺少。另外,许多人往往会忽视室内保暖的重要性,例如从被窝起床、洗澡前后或进出浴室时,若未因应剧烈温差採取保暖措施,同样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他建议,寒流期间可使用暖气或浴室防水暖气机,以减少温差带来的潜在危害,维持身体健康。

徐仁佑指出,保暖虽重要,但保护血管健康更重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缺乏运动、高油饮食及常喝含糖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可能导致三高的关键因素;应透过定期健康检查与日常监测血压、腰围及体重,及早发现代谢症候群等高风险徵兆。若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女性超过80公分,或BMI值大于27,即属于「代谢症候群」高危险群,同时也是三高的高风险族群。若有以上状况,应及早就医评估与治疗。

如何辨识中风?徐仁佑提出「微笑、举手、说你好」简单口诀。若民众出现脸部不对称、手臂无力下垂或说话不清晰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尤其经常使用手机或平板的族群,若发现萤幕文字出现叠影、手指无法準确按键盘等异常状况,更应避免掉以轻心快就医检查,切勿抱有「只是太累,睡一觉就好」的侥倖心理,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