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蔡晓萱 整理
图片 : shutterstock(示意图非当事人)
根据中央气象署预报,今(11/26)日锋面过境及东北季风增强,北部及东半部气温明显下降,各地则越晚越冷。这波冷气团最冷时段将出现在28至29日夜间至清晨,届时低温可能降至12度,民众应做好保暖,慎防低温与巨大温差带来心的血管疾病风险。
亚东医院神经医学部医师徐仁佑指出,当气温低于20度时,脑出血型中风的风险会显着增加;若气温降至10度,中风的发生率更可能急剧上升。寒冷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进而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极大压力。
保暖不只是穿上厚外套
许多人误以为穿上一件厚外套就能完全抵御寒冷,但实际上,保暖需要全方位的关注。
徐仁佑强调,头部和颈部是散热最快的部位,因此应特别注意用帽子和围巾保护这些部位。此外,室内的温差变化也同样重要,从被窝起床、洗澡前后或进出浴室时,剧烈的温度变化可能对身体造成冲击。
他建议,家中可以使用暖气或浴室防水暖气机,不仅能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还能减少温差带来的生理负担。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这些看似微小的温度变化。
日常心血管保护
徐仁佑表示,保暖虽然重要,但从根本上保护血管健康更为重要。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三大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饮食方面,应减少油脂和糖分的摄取;运动上无需过度剧烈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的快步走即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他也提醒民众,应透过定期健康检查与日常监测血压、腰围及体重,及早发现代谢症候群等高风险徵兆,从而降低慢性疾病的发展风险。
而若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女性超过80公分,或BMI值大于27,即属于「代谢症候群」高危险群,同时也是三高的高风险族群。徐仁佑提醒,若有以上状况,应及早就医,透过专业评估与治疗,预防代谢症候群恶化为慢性疾病。
不可忽视的中风徵兆
中风的黄金救治时间极为珍贵,延误就医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部损伤,因此一旦出现任何疑似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徐仁佑说,辨识「中风」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微笑、举手、说你好」。以下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
● 脸部不对称
● 手臂无力下垂
● 语言不清
● 半边肢体麻木
● 突然晕眩或步态不稳
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人,如果发现萤幕文字出现叠影、手指无法準确按键盘等异常状况,更应避免掉以轻心,切勿抱有「只是太累,睡一觉就好」的侥倖心理,以免延误治疗。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用新观点活出成熟态度,点我追蹤幸福熟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