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运动赛事的33岁许姓土木工程师,前几天为了看12强棒球赛,即使关节出现肿痛,仍忍不住大口喝啤酒、吃炸鸡,甚至和朋友相约吃火锅来庆祝球队胜利。日前手指和脚趾关节长出异物,破裂后竟流出白色砂状物。就医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痛风石」作怪!
收治该案的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免疫风湿主治医师黄柏豪指出,该名患者年纪很轻,并没有相关慢性疾病,但对美食几乎来者不拒,因此体重破百,因十分热衷运动赛事,经常喝啤酒、吃炸物观赛。患者自述过去脚趾关节曾痛到无法下床,都是靠吃止痛药缓解症状。
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黄柏豪表示,痛风是一种常见且痛苦的关节炎,主要是因为体内尿酸过高所引起,这种疾病常伴随剧烈的关节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致病原因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让尿酸结晶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
根据临床统计,痛风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年轻时虽然比较不会发作,但更年期后发病比例后则与男性相仿,至于高风险原因包括:
- 遗传
- 嗜吃高嘌呤食物如红肉、海鲜、内脏
- 喝太多含糖饮料和酒精(尤其是啤酒)
这些食物都会造成尿酸生成增加,而体重过重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因为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抗性,进而增加尿酸生成,此外肾功能不全、部分药物也可能会增加尿酸水平。
出现3大症状,可能就是痛风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经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典型表现是急性关节炎,最常见是大脚趾,但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也可能受到影响,并伴随红肿、发热和剧烈疼痛,一旦发作久了,尿酸结晶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沉积,形成外表可见的痛风石,这些结节状的硬块可能会导致关节损伤和变形。
黄柏豪强调,痛风可藉由抽血或抽取关节液检验得知尿酸指数有无异常,并用X光、超音波等仪器确认痛风石有无存在,药物治疗外,患者也要改变饮食与生活方式,例如减少体重、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和全穀物的摄入,同时务必限制酒精摄取、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预防肾结石。
远离痛风很简单,只要做好1件事
痛风患者如何远离痛风?黄柏豪建议高危险群,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尿酸的生成,但千万不要过度运动,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间,只要能配合上述作法,多数患者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生活,避免年纪经轻就成为「痛痛人」。
文/邱玉珍、图/巫俊郡
谘询医师: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免疫风湿主治医师黄柏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