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大林慈济医院国际膝关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 吕绍睿医师
名医揭膝关节退化真相! 「2部位」反覆摩擦是重要原因
吕绍睿医师在着作《自己的膝盖自己救:退化性膝关节炎的真相》中,基于大林慈济医院关节中心附属的退化性膝关节炎研究室的长期临床研究发现:内侧皱襞与股骨内髁经年累月互相摩擦产生的「内侧摩擦现象」,是造成膝关节「退化」的重要原因。
吕绍睿医师指出,年龄超过四十岁并被诊断为「退化性」膝关节炎的患者中,有95%的膝痛其实是由内侧皱襞引起的「内侧摩擦现象」所造成。这种现象是内侧皱襞与关节软骨之间反覆摩擦(或因单次受伤)导致发炎,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被称为「内侧摩擦症候群」。
吕医师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定义这个在医学教科书中尚未记载的新名词,并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漫长的等待,该论文于2015年获得重要医学期刊《Medicine》接受并刊载。
40岁就可能膝盖退化? 什么是「内侧摩擦症候群」?
此外,吕绍睿医师还撰写了一篇综合阐述「内侧摩擦现象」在膝关节软骨「退化」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论文,这篇论文同样于2015年刊登在《Medical Hypotheses》。他强调,这种摩擦现象是膝关节炎症的重要成因之一,尤其在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中显得尤为普遍。
为了进一步理解「内侧摩擦现象」与膝关节退化的关联,吕医师的团队对163位年龄超过40岁,且经关节镜检查证实患有「内侧摩擦现象」的患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查。这些调查结果成为「退化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为治疗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参考资料。
晚上痛到失眠伴随关节「喀喀声」 恐为退化性关节炎徵兆
膝盖疼痛是退化性膝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根据吕绍睿医师的说法,这种疼痛通常呈现为深层的抽痛或割裂般的感觉,特别容易在爬楼梯(尤其是下楼梯)时发生。当久坐之后突然起身并伸直膝关节时,疼痛也会明显加剧。夜晚睡眠时,这种疼痛甚至可能使人无法入睡,难以找到一个舒适的睡姿。有些患者能够清楚描述疼痛的位置,通常集中在膝盖的前内侧。
除了疼痛之外,摩擦音也是患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吕医师指出,当膝盖弯曲、久坐后起身或突然变换姿势时,膝盖可能会发出清脆的弹拨音或摩擦声,这些声音有时会伴随着疼痛一起出现,让患者感到更加不适。
另一些患者则会经历膝盖卡住或锁住的情况。吕绍睿医师解释,有些人可能偶尔感觉膝关节突然变得无力,无法正常使力,或者在某些姿势下感到膝盖被「锁住」。这些现象通常发生在膝盖半弯、负重的时刻,或者在长时间坐着或躺着之后突然起身走路时,膝盖也可能出现锁住的情况。这时患者需要先站立几分钟,稍微摆动膝盖,才能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