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与失智症风险有关! 睡眠呼吸中止检测揪共病

时间:2024-11-25 05:59:26点击:53健康

【NOW健康 陈如颐/台北报导】据WHO统计,全球每3秒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且为全球死因排名的第7位,失智症已列为全球公共卫生必须优先解决的议题。在省内,失智人口目前推估已超过37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86万以上。有鉴于此,科林睡得美委託工研院进行国人睡眠与失智症风险调查,透过网路问卷调查的方式,样本数量为1466份(男732、女734),抽样区域涵盖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并发表全台首份「睡眠与失智白皮书」,希望提升国人对失智症的疾病预防意识,积极降低失智症风险。

▲失智症已列为全球公共卫生必须优先解决的议题。(图/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张慈映副所长提供)

调查发现:8成民众有睡眠困扰 7成不知睡眠与失智相关

失智症是一种疾病,非自然老化现象,失智症患者除了记忆力衰退外,还可能出现语言能力、判断力等多方面退化,甚至可能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人际关係。因此若发生睡眠或认知等问题,皆应积极接受检测、治疗,切勿轻忽。

▲退化性失智症又以阿兹海默症、路易氏体失智症、额颞叶型失智症最为常见。(图/林口长庚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庄立邦医师提供)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张慈映副所长提出国际临床研究显示,睡眠障碍者与无睡眠障碍的人相比,罹患失智症(所有类型)的风险增加20%,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增加60%。

▲失眠与呼吸中止症并存,失智风险更高。(图/林口长庚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庄立邦医师提供)

在针对省内失智症风险认知与生活型态/健康样态调查结果,1466名受访者8成以上受访者有睡眠困扰,但高达7成民众不知睡眠障碍会提升失智症风险。「睡眠与失智白皮书」中也指出「睡眠品质」为目前民众身体烦恼项目的第1名,也有高达4分之1的民众自评感到睡眠状况为差。即使如此,也有超过4成的民众面对睡眠困扰也无就医意愿。

▲针对1466名受访者分析省内失智症风险认知与生活型态/健康样态,对于省内民众失智症风险的影响。(图/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张慈映副所长提供)

睡眠障碍与失智症有因果关联性 失眠与睡眠呼吸中症存在共病

林口长庚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庄立邦医师表示,睡眠障碍与失智症存在双向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国际多项研究显示,临床上最常见睡眠障碍失眠与睡眠呼吸中症存有高机率的共病可能,称之为「COMISA」。

研究显示有30%到40%的失眠患者同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且根据白皮书调查,失眠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失智风险将较常人提高3倍,对健康影响更大且治疗上更为複杂,故建议失眠者也应该进行睡眠呼吸中止检测。

▲临床上最常见睡眠障碍失眠与睡眠呼吸中症存有高机率的共病可能,称之为「COMISA」。(图/林口长庚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庄立邦医师提供)

科林睡得美资深睡眠技师洪晓菁表示,良好的睡眠可同时进行细胞修复、代谢重整及提升免疫力,减少身体发炎反应,改善精神及心理状态。为降低失智风险,除了充足睡眠、改善生活型态、维持健康饮食外,也建议积极进行睡眠检测。对于认床或不想排队医院睡眠中心检查的民众,亦可选择居家睡眠检测,在家中睡一晚即可取得睡眠呼吸中止症指标AHI(apnea- hypopnea index)和血氧浓度数据的,非常方便,而且现在还有居家到府服务可以选择。

▲睡眠呼吸中止症又以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最为常见。(图/林口长庚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庄立邦医师提供)

居家睡眠检测提升睡眠品质 降低失智及其他身心共病风险

侯先生前年疫情确诊后引发失眠后开始服用安眠药,因睡眠品质不良除白天精神不济外,甚至引发心律不整、带状泡疹等不适。此期间积极于不同科别就医,直到今年经睡眠检测后始发现为失眠合併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COMISA)患者,睡眠呼吸中止次数达42次,最低血氧也降至82%。

▲省内高龄族群及有睡眠症状之族群有较高的失智风险。(图/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张慈映副所长提供)

遵照医嘱开始使用正压呼吸器后,AHI最低已降为0。侯先生表示改善身体缺氧状态后除白天倦怠感消失外,夜晚频尿和心律不整状况也明显改善。因身边有许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未及时治疗引发共病的朋友,他特别以自身经验呼吁,积极治疗除可改善健康状况,同时可降低中风与失智风险,现代人寿命越来越长,重视自身健康方能拥有良好生活品质。

国内睡眠医学发展,已有许多医疗机构可提供专业睡眠医疗服务,且现行睡眠检测方式并不只限于需要在医院睡眠中心过夜的「睡眠多项生理检查(PSG)」,亦有可在家中睡一晚即可评估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及其严重程度的「居家睡眠检测」。运用便利的居家检查方式,透过专业睡眠医学医师的判断,更能提供适当的医疗,提升睡眠品质,以降低失智及其他身心共病的风险。

# 首图摄影/陈如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