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菸酒槟榔不离手 声音沙哑竟是罹「口腔癌第四期」

时间:2024-11-24 20:59:36点击:76健康
吕庭毅呼吁,青少年不要为了尝鲜接触菸、槟,以及有吸菸、嚼槟榔习惯的民众应尽快戒除。

【健康医疗网/记者张慈恩报导】48岁H先生,过去因为工作环境,菸酒槟榔不离手,这个习惯持续30多年,一直到两年前,因为脖子肿、声音沙哑,有时候会喘,内心虽知道不太好,但仍侥倖的觉得「没关係,我觉得身体状况还好,而且年轻还能拚!」拖了好几个月才就医,检查确诊已经罹患口腔癌第四期。

手术气切、化疗及放射线治疗 患者延误治疗懊悔不已

新竹台大分院肿瘤医学部吕庭毅医师说明,H先生经肿瘤开刀、气切、化学治疗及放射线等治疗,一直和疾病奋斗到现在,甚至经历二度开刀淋巴清创,但因未于第一时间接受治疗,目前状况已无法言语,且安装胃管灌食度日。H先生在多次笔谈中,对于未建立定期检查观念,以及未尽早就医治疗感到十分后悔。目前持续至门诊追蹤,并服用药物希望能延缓肿瘤恶化。

「口腔癌」九成嚼食槟榔 平均死亡年增率达 4.7%

吕庭毅医师表示,癌症发生的机转与导因至今都尚在努力釐清,但是经过科学与医疗的努力,已经有效的掌握致癌危险因子,口腔癌患者多数发生在40-70岁间,其中生活习惯调查就有高达九成是槟榔人口,且即便戒除仍影响久远,故除了戒除菸酒槟榔之外,避免接触能将发生率有效降低。

根据卫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统计,2013年到2021年整体嚼槟率下降,高中生从2.46%降至1.66%,成人由5.8%降至约3.5%。但是十年间国人癌症死亡人数之增幅达 57.8%,平均年增率达 4.7%,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就是因为民众嚼食槟榔的习惯通常是不间断地持续好几十年以上,就算戒掉槟榔,罹患口腔癌的高风险仍会持续影响十年以上,因此罹癌人数没有跟着嚼槟率下降,反而增加。

青少年勿吸菸、吃槟榔 高风险者应定期筛检

吕庭毅呼吁,青少年不要为了尝鲜接触菸、槟,以及有吸菸、嚼槟榔习惯的民众应尽快戒除。另国民健康署有提供30岁(含)以上嚼槟榔或吸菸民众,以及18岁以上至未满30岁嚼槟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免费口腔黏膜检查,只要持健保卡即可接受筛检服务,一同远离口腔癌的威胁。提醒相关民众应定期接受筛检,才能尽早发现口腔病灶,进行早期介入治疗,提升存活率与降低治疗困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