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年夺6千多条人命,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对此,就有医师指出,除了饮食习惯外,口腔细菌也会有影响,却往往被忽略,尤其对于大肠癌先天基因倾向者来说,保持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治医师张家铭在脸书发文表示,大肠癌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口腔细菌也会有影响,特别是一种称为梭形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细菌,它会从口腔一路「旅行」到肠道,并于该处引起健康异常。
张家铭进一步说明,梭形桿菌会贴在肠细胞上,改变肠道的免疫环境,让肠道细胞更容易发炎。而慢性发炎就像是给癌细胞铺路的温床,让那些已经有基因问题的细胞更容易失控。此外,这些细菌还能分泌一些毒素,进一步破坏肠道细胞的DNA,推动癌变。
张家铭说,当处于发炎环境下,加上先天基因的缺陷,会让突变容易发生,产生癌细胞。因此,有大肠癌基因先天倾向的人,包含有较高大肠癌多基因风险评分数,或有APC或MLH1等基因变异者,保持口腔健康为预防的一大重点。
除了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舌苔外,张家铭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应进行1次牙科检查,以减少梭形桿菌在口腔中的滋生。此外,饮食上可多吃富含纤维的蔬果和全穀类,有助于肠道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