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吕佳恆
超级细菌侵袭全球! 2050年每3秒将有1人死亡
抗生素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利器,但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及滥用也引发严重的抗药性危机,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性医疗问题。一旦抗药性细菌(超级细菌)蔓延,不仅会减少治疗有效性,也将增加医疗支出,是公共健康一大挑战。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署长庄人祥指出,全球每年因抗生素死亡人数超过500万人,相关研究更预测2035年全球人口平均寿命将因抗药性缩短1.8年,2050年时每3秒就会有1人死于抗药性细菌感染。
「病患可能因无抗生素可用,最终走向死亡!」抗生素抗药性可谓「无声大流行」,由于细菌抗药株变化快速,院内的抗生素抗药性已成为严重问题;三军总医院院长洪乙仁表示,最初细菌感染都能很好治疗,使用第一线抗生素即可控制,但随着医疗端和民众端对抗药性的认知不足,一生病就寻求抗生素治疗,让越来越多感染病人无药可医而面临性命威胁。
▲ 图说:抗生素抗药性如今成全球医疗面临的挑战。
感染症遇到抗生素抗药性 长者死亡率上升80%
抗生素抗药性是指抗生素不当使用后,使其无法完整作用,进而演变出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这些具抗药性的细菌则会不断繁衍,降低对该类型抗生素的反应,导致可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持续减少。目前国内面临的多重抗药性问题影响範围慎广,不仅侷限于长辈、重病族群,在各年龄层皆可见相关案例,亟需各界共同重视。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5岁以下儿童因抗药性细菌感染死亡率已下降50%,但70岁以上老年人因抗药性细菌感染的死亡率却上升80%。省内进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抗药性问题也将变得更严峻。省内感染症医学会张峰义理事长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后,抗药性问题更趋恶化,临床上每天都会看到很多感染症无适合药物可用,当前最重要的目标是延缓抗药性发生,以时间换取空间,等待新药研发成果。
门诊开立抗生素佔使用量九成 专家:与患者期待疗效有关
张峰义理事长说明,门诊开出的抗生素佔总体抗生素使用量的80%至90%,显示民众倚赖使用抗生素的医疗认知,以及临床医师的工作型态有关。为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今年健保署启动健保补助计画,投入新台币2.25亿元用于感染控制提升计画,预计藉由对医疗机构的奖励机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降低抗药性细菌比例。
三总感染科主任林德宇指出,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或新冠病毒感染,并不需要特别使用抗生素,反之,若出现抗药性问题可能增加住院天数。如国内常见的置换人工关节手术,若无抗药性问题一般只需住院3到5天,一旦併发抗药性细菌引发肺炎,可能需要住院1到2週以上,甚至会有呼吸衰竭与生命危险,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审慎以对。
超级细菌的威胁是全球性健康议题,避免滥用及不当的抗生素治疗需要有效落实,三军总医院感染及热带医学科医师陈建良呼吁,民众可以简单依循「四不一要」原则,包括不主动要求抗生素、不自己买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随便停药以及要遵守医嘱使用抗生素,帮助下一代远离无药可用的未来。
延伸阅读:
后新冠时代「超级细菌」将称霸? 专家:每年恐将夺走3.3万条人命
杀癌效果技惊四座!《Nature》动物研究证实:「益生菌疫苗载体」拥巨大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