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日渐精进,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简称iPSC)的出现,更成医学界研究的热门主题,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用iPSC製造出心脏、肾脏、膀胱等组织细胞,修补毁损的器官。
近几年iPSC成为医学界的显学,国内生技公司与京都大学的CiRA(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研究所)合作,领先业界提供「iPSC 家族储存服务」,并邀知名影星昆凌担任推广大使,并抽取25cc血液储存,并分化成心肌层片,可作为日后若发生心肌病变修补之用。
什么是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
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是由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教授的团队所发明,以四个转录因子Oct3/4、Sox2、Klf4与c-Myc送入小鼠皮肤的体细胞后,将其「重编程」形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如同胚胎干细胞,iPSC 亦可分化成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脏细胞等不同胚层细胞。
此技术解决了胚胎干细胞伦理问题,且可以由健康人或病患身上取得的少量检体产製而成,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发展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山中伸弥教授也因此发明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医奖。
本身也是医师的三顾生技董事长杨弘仁强调,细胞治疗时代已经来临,iPSC将在治疗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未来若心脏有问题需要移植,不必再排队等候器官,只要储存iPSC就可以製造出心脏、肾脏…等各种器官,病患不用再因为等不到器官而病逝。
杨弘仁心肌病变?原来是虚惊一场
杨弘仁分享一则亲身经验,热爱跑马拉松的他,有一天在医院做健康检查,放射科医师看完影像告诉他:「以后不要再跑步了,因为你心脏输出率很低、心跳只有60左右。」他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本身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出现全身冰冷的的症状。
他询问恩师敏盛医院总院长、心脏科权威陈文钟,恩师看了一下报告,想了一下最有可能是心肌病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心脏移植」。杨弘仁当下吓死了。后来再做一次心脏超音波检查,心脏完全没事;至于之前的影像检查乌龙,是因为AI参数算错了。
储存多功能干细胞 未来可用于癌症治疗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杨弘仁为了健康,将6个月大女儿的脐带血,交给生技公司进行多功能干细胞的製作与储存。他表示,随着省内再生医疗双方的进展,细胞治疗时代已经来临,CAR-T 与「家族多功能干细胞储存」等技术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医疗选项。
目前全球仅有京都大学的CiRA(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研究所)提供相关的储存服务,杨弘仁说,公司将与
CiRA 合作,提供此项服务。家族多功能干细胞储存的优势在于仅需採集血液、脐带血或皮肤样本,即可製造具备多种分化能力的再生细胞,为个人或家庭的未来医疗需求保留希望。例如:做成心脏、肾脏、膀胱、脑、皮肤、关节软骨、免疫细胞、眼角膜、肌肉组织等细胞,这些细胞皆可应用于精準个人化医疗及癌症治疗等领域。
文/邱玉珍、图/巫俊郡
谘询专家:敏盛医疗体系执行长杨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