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林静芬报导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至24日之间,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今年的秋分交节气的时间为9月22日,农曆为八月二十日,命理老师柯柏成说,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按照农曆,立秋就是秋天的开始,霜降意味着秋季的终止,秋分正居其中而阴阳分明。在古代秋分的习俗会祭月,相对于春分祭日的活动一样,但因为秋分有时候是在月初和月底,不一定看的到月亮,跟中秋的时间点也近,因此祭月活动就和中秋合併,这样祭月一定都是满月,祭月才不会缺了最重要的主角。
柯柏成说,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记载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斗指酉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秋分时北斗七星勺柄指向正西,大约在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之间交节气,太阳在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对应易经的十二消息卦,秋分的时间点为风地观这个卦象,从卦爻辞的顺序可以看到这个节气的演变特性,阴气已经渐渐上侵,酷热的天气已经过去。
有句古老的农谚:「秋分中秋前,必定好运年;中秋秋分前,必定是灾年。」这是因为地球对太阳的椭圆形轨迹和月亮对地球的运行方式不同,有时秋分会在中秋前,有时在中秋后,根据古人的生活经验如果秋分在中秋前,大概率就可以丰收,像今年秋分是在中秋后,农产品应该就是属于歉收的状况,对应现在的工商社会,这也不见得是好事,依照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农产品的歉收,必然连带进一步抬高物价。
交节气的这个时辰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为奇仪相佐的特殊格局,如果有官司或财务纠纷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可以在这时辰往东方散步至少15分钟沐气,利用秋分这个阴阳对半的特殊节气,可以让纠纷的事情早点遇到贵人得以顺利解决。
民俗传说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