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医师/患者哀求别退休 85岁「最不赚钱」牙医:我的专业是治病

时间:2024-12-06 11:59:30点击:52健康

记者张雅筑/台中报导【08:00发稿丨18:52更新 修改内文】

一名给林弘光医师看牙已5、6年的患者表示,最佩服且愿意死忠的原因是,林弘光医师是不提倡拔牙且看诊用心的医师。(图/记者张雅筑摄)

▲一名给林弘光医师看牙已5、6年的患者表示,最佩服且愿意死忠的原因是,林弘光医师是不提倡拔牙且看诊用心的医师。(图/记者张雅筑摄)

台中有一名高龄牙医堪称「最不赚钱的牙医」,他是林弘光医师,正因为他秉持能不拔牙就不拔牙、尽可能以医术替患者留住牙齿和解决病因,至今已高龄85岁仍在执业,许多患者都哀求他千万别退休。我国没有退休年龄限制、平均年龄最高的职业之一就是医师,像林弘光牙医师,已经当阿公仍继续看诊,且在Google上都是五星好评,他表示:「很多患者需要自己,加上身体状况都很好,所以就继续做,做到不能做为止。」

医师世家出身,认当牙医有两关键「耐性」+「艺术修养」

▲林弘光医师说,会选择牙科是因自己很有耐心且喜欢艺术,他挂在墙上的牙医师证书都已泛黄,明显有年代感。(图/记者张雅筑摄)

问林弘光医师为什么会选择从医?他不讳言,因为出身医师世家,家族里8、9人都是医师,「从小耳濡目染,爸爸也是医生,自然而然就选择医科。」谈及林弘光医师的家庭背景,彷彿就像在读省内史!

林弘光医师的老家在彰化鹿港,阿公林鸿源为中医师,父亲林锡金则是在1930年(昭和5年)拿到省内医学得业士认定试验合格,接着又到台北医学专门学校进修一年,后来返乡开设了「阳春医院」。林医师说,最特别的是,爸爸曾担任台中州公医,至于什么是「公医」呢?林弘光解释,公医是那个年代配合警察行政、从事各种医疗卫生相关的工作,几乎是包山包海,像是鼠疫、天花、霍乱和疟疾等传染病和风土病的防疫、***瘾者的诊断、灾变的人命救护、环境消毒、种痘、娼妓检疫、验尸和精神鉴定等都是「公医」的工作内容。

林弘光医师表示,父亲林锡金一生投入发展省内医疗,带给他很大影响,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曾当过「公医」。(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弘光医师表示,父亲林锡金一生投入发展省内医疗,带给他很大影响,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曾当过「公医」。(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弘光医师表示,父亲林锡金一生投入发展省内医疗,带给他很大影响,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曾当过「公医」。(图/记者张雅筑摄)

记者进一步询问,「那年代的医师没有分科别吗?」林医师直言,当年的医师就是什么都要会,包含各种科别,他忍不住爆料父亲的糗事,「有一次我爸爸回家跟我们说,那天有个病人要拔牙,因为当时没有照X光这个技术嘛,只能凭当下经验诊断,结果拔完后那个患者还是喊痛、说不舒服,爸爸仔细一看才发现拔错了…」

虽然笑谈糗事,但一说到父亲对当时医疗的贡献和精神,林弘光说,身为儿子的他非常敬佩!因为在国民党***接收台中州警务部卫生课为台中县民政局卫生股后,他们一家就因爸爸任职关係迁居到台中市。同年民政局卫生股改组为台中市卫生院,父亲被调派为首任院长,相比现代,那时的医疗和资源都相当匮乏,但父亲林锡金仍非常努力想提高医疗素质,所以致力于公共卫生领域,更培训助产士和公共卫生护士等。

林弘光医师强调,牙科是非常需要美学和艺术概念的,早期自己就曾用肥皂雕刻出牙齿模型。(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弘光医师强调,牙科是非常需要美学和艺术概念的,早期自己就曾用肥皂雕刻出牙齿模型。(图/记者张雅筑摄)

受到父亲一生奉献省内医疗的影响,林弘光毅然决然也选择医科这条路。至于为什么选择牙科?林弘光表示,因为自己本身对艺术领域也相当有兴趣,而牙科其实是个需要耐性和艺术修养的科别,简单来说,牙科医师的手艺要好、要非常有耐心,有这些基本条件,你才会认真去做、对牙医这个工作有兴趣。

台中最高龄牙医师!85岁还不退休:病人需要我啊!

林医师的牙科诊所已在当地开业45年,诊所里就只有他一位牙医,助理就是太太黄美珍。(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医师的牙科诊所已在当地开业45年,诊所里就只有他一位牙医,助理就是太太黄美珍。(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医师的牙科诊所已在当地开业45年,诊所里就只有他一位牙医,助理就是太太黄美珍。(图/记者张雅筑摄)

已经当阿公的林弘光医师,平日星期一到五仍在看诊,问他为什么还不退休?他说,其实也曾想过退休去从事艺术、摄影和其他有兴趣的事情,但患者不断找上门,甚至拜託他千万别退休,「病人一直来找我,还会跟我说:『林医师,你不能随便退休喔,我这辈子只给你看牙』。想说反正我自己身体还很好,还能做,我就儘量继续做,当医师也是一种服务嘛,那我就继续服务大家。」

林弘光医师说,目前诊所就他一位牙医,助理就是太太黄美珍。访谈中太太黄美珍笑着说,每每接到患者的预约电话,林医师都会紧张地跟他说:「好了、好了,不要约太满!」原因是,医师年纪大了,中间得多一点休息和弹性时间,才能提供患者优良的医疗品质。

虽然已经高龄85岁,但林弘光医师看起来精神奕奕,特别是他那双手,格外「幼***」很年轻感,他笑说,自己没有特别保养,单纯就是健康生活,吃好、睡好和多运动,还有最重要的,保持正向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林医师直言,其实牙医师的职业伤害不小,自己同期的同事全都走了,只剩下他,「牙医师要长时间低头,手部也必须维持稳定度,另外还需要弯腰、坐着等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其实也很耗体力,所以平时的保健、运动很重要。」

问林弘光牙医平均都几岁退休呢?他表示,不论是牙医还是其他科医师,其实能不能继续执业的关键是「身体健康状态」,有的可能很早就视力不好或出现手抖,「那这在外科和牙科就一定不行了嘛!」所以做医师的,健康状态就是本钱。

最不赚钱的牙医!技术不藏步、牙能留就留

▲画作是林弘光医师的作品,热爱艺术的他,笑说自己正职是牙医,副业是画家。(图/记者张雅筑摄)

也许很多民众都知道,「牙科」堪称医界里最赚钱的一科,根据统计,牙医平均年薪约新台币200万~300万元。同样就读牙科的医师娘黄美珍表示,自己的丈夫真的很实在、古意,有些人都想着怎么赚钱,他不是,他是想着怎么做对患者最好,甚至还会替患者省钱。

林弘光表示,自己从中山医学大学毕业后,待在医院服务约15年,「我印象很深刻,那时候的学生都跟我说,『老师你都不会藏步耶!』其实我一直觉得医学就是一种传承,有好的技术就该传授下去,医疗应该是越来越进步,大家一起求精、做好,这样才会对患者好啊!」林医师也分享自己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纳闷「为什么老师一直要他学习洗牙?」林医师解释,洗牙看似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这观念真的是大错特错,因为透过洗牙才能第一步掌握患者牙齿的健康状况,甚至能看到病根。

林弘光医师强调,患者上门找牙医就是想解决问题,身为医师应该要有医德,靠自己的专业去治疗和解决,而不是朝赚钱的方向思考。(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弘光医师强调,患者上门找牙医就是想解决问题,身为医师应该要有医德,靠自己的专业去治疗和解决,而不是朝赚钱的方向思考。(图/记者张雅筑摄)

「没错,现在确实很多人对牙科会有一些负面的想法,会觉得牙医师都在坑钱、赚钱等,但我觉得这真的是不应该!」高龄85岁的林弘光医师整口都是健康恆牙,没缺牙也没假牙,很令人佩服!他说,很多人会觉得年纪大了缺牙是因为缺钙,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口腔卫生问题,包括没好好刷牙、吃东西没有好好咬,最后牙周病不处理,导致牙齿鬆脱掉了。

关于大众对牙科负面的看法,林弘光医师说,「今天患者来给我们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解决他的问题,针对他的问题来处理,所以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治疗,以及让患者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这是我们当医师的一种医德!不该因为患者牙齿有问题,就想着朝赚钱的方向去处理,这就违背当牙医的初衷了。」

林弘光夫妻俩都是念牙科的,但太太为爱没念到毕业,不过两人秉持相同的价值观,那就是,面对患者永远要站在医者初心和专业的立场思考。(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弘光夫妻俩都是念牙科的,但太太为爱没念到毕业,不过两人秉持相同的价值观,那就是,面对患者永远要站在医者初心和专业的立场思考。(图/记者张雅筑摄)

林弘光医师进一步解释,以他个人的观念和做法是,尽可能地让患者的牙齿能够恢复到某种程度或让他能恢复咬合,方法有很多种,「但我们牙医应该要做的就是儘量保存留住原本的牙齿,所以保存是第一步,也就是口腔卫生,指导患者怎么正确刷牙、维持乾净的口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刚刚说好好替患者洗牙很重要!并不是牙痛、蛀牙什么的就一定要拔牙,身为牙医、站在医师的立场,你要本着同情心和要有医德,要想的是用什么方法治疗好,而不是用最快且能赚钱的方式。」

林医师不讳言,植牙确实很赚钱,但他觉得,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得用植牙解决,「如果那颗牙齿明明能保存,就该想办法帮患者的牙周顾好,若神经坏死就治疗好,这样牙齿其实就不会破裂或非得到要拔掉植牙。他牙齿痛,你就选择拔掉、植牙,说真的根本是本末倒置。」

最后林弘光医师强调,想要有健康的牙齿,就要维持好的口腔卫生,刷好牙、用牙线清洁以及正确咀嚼和定期洗牙、检查等。

当牙医的成就感-患者笑着对我说谢谢!

▲85岁的林弘光医师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感是,患者可能苦着脸进来,经过他的治疗后,笑着对他说「谢谢」离开。(图/记者张雅筑摄)

记者问目前已经85岁的林弘光,身为牙科医师,什么时候让您最有成就感?他笑着说,自己一直来都觉得,医师就是服务患者,「我觉得今天病人来我这,某种程度就是信任我,那我的任务就是治疗好和解决他的问题,而这也是我们专业的展现。所以我觉得,当我好好治疗一个患者,他笑着跟我说『谢谢』离开,这小小的举动就让我觉得很高兴了,也会让我觉得当牙医很幸福。」

至于到底打算做到几岁?林弘光摇摇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要自己身体撑得住就继续做,做到不能做为止,「能做就做嘛,我们活到这个年纪也不需要赚大钱,单纯就是服务,既然还有患者需要我,那我身体什么的都还很健康,就继续服务下去。」

一旁的太太黄美珍笑着说,自己也很支持丈夫继续做下去,身为他的助手,也没想过要退休,一样是能做就继续做,单纯秉持着服务的精神和态度。

夫妻俩每週一到週五白天就在诊所替预约的患者服务,闲暇时就手牵手到处吃美食、旅游、拍照,对他们来说,牙医诊所继续开业,是想继续为这社会服务。(图/记者张雅筑摄)

▼▲夫妻俩每週一到週五白天就在诊所替预约的患者服务,闲暇时就手牵手到处吃美食、旅游、拍照,对他们来说,牙医诊所继续开业,是想继续为这社会服务。(图/记者张雅筑摄)

夫妻俩每週一到週五白天就在诊所替预约的患者服务,闲暇时就手牵手到处吃美食、旅游、拍照,对他们来说,牙医诊所继续开业,是想继续为这社会服务。(图/记者张雅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