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忽健检红字!37岁女「脾脏肿大1.5倍」竟确诊罕见慢性血癌

时间:2024-09-15 15:00:06点击:74健康

记者简浩正/台北报导

健检红字勿轻忽,有患者脾脏肿大1.5倍,后续确诊罕见慢性血癌。(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健检红字勿轻忽,有患者脾脏肿大1.5倍,后续确诊罕见慢性血癌。(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健检红字勿轻忽!37岁的许小姐6年前健检发现多项血液数值微幅异常,原以为只是太常熬夜、并未持续追蹤。后因剧烈腹痛入院,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出血,术后血球数值异常超标,连脾脏也肿到1.5倍,进一步诊断后确诊为「真性红血球增生症」,属骨髓增生性肿瘤(MPN)的一种,也就是慢性血癌。医师提醒,MPN若未获及早介入控制,可能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併发症,甚至进展为骨髓纤维化或急性血癌。如出现脾脏肿大、骨头疼痛等症状要立刻就医。

根据北荣卫教资讯,骨髓增生性肿瘤是一群成熟骨髓细胞过度增生的疾病,传统上依据形态学的特徵可分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真性多血症(PV)、原发性血小板过多症(ET),以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四种。

省内骨髓增生性肿瘤关怀协会理事长侯信安指出,MPN是一种后天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疾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其盛行率为每10万人口中约有10位新发病例,由于症状不典型,诊断常被延误,尤其心肌梗塞或中风后才确诊的案例并不少见。上述许小姐的真性红血球增生症(PV),属于后天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或传染。

他说,骨髓增生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疲劳、搔痒、盗汗、发烧、体重减轻、耳鸣、头痛、失眠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略,如持续2週至1个月就要就医;部分患者伴随脾脏肿大,可能造成腹胀、食慾不振、体重减轻等,也有些人会以骨头疼痛来表现。

在治疗上,侯信安强调,早期诊断与精确分类相当重要,才能让医师提供适合的治疗方案,目前红血球增生症仍以传统治疗为主,除使用阿斯匹灵外,对于不同风险族群可合併放血治疗、口服化疗药物或者是干扰素治疗。由于健保仍有相对严格的给付规定,协会持续努力争取惠及更多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