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假如我们是爱情专家,守礼和芷晴现时15岁,就读中三,他们刚刚开始拍拖。我们一起给他们的相处一点建议吧!」上月底教育局公布中三公民、经济与社会科支援教材,其中性教育的单元涉及不少情境题,让老师带领学生反思如何应对性冲动。只是,当教材讲到守礼对衣衫单薄的芷晴有生理反应时,建议竟有「一起到运动场打羽毛球」。
「羽球遏性慾」惹议 家计会:讨论胜压抑
上述以「羽毛球」转移性冲动的建议,已成为香港时兴话题,甚至被外媒报道。教材中其他例子亦引来议论,如当「电脑画面突然弹出***影片,他感到心跳加速,面红耳热,感到一点兴奋」,建议是「立即关掉***影片的网页不看」,还要安装「防止色情广告弹出程式」。家长式语气易惹青少年反感,受外界质疑。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家计会)教育经理李明英最近听闻相关争议,感到遗憾。她说,这份教材教人如何转移性冲动,其实面对性的态度颇积极。「不过用了打羽毛球这个方向,事实上如果当下『㷫烚烚』,是好难做到呢样嘢。」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服务预订系统「康体通」显示,羽毛球场预约大多额满。
聆听青年声音 培养决策能力
李明英有多年性教育经验,她称性教育常有情境教材,必须「贴地」,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古板、可笑,讨论方向失焦。
「好多时候做性教育,是要聆听受者的声音。」谈及情境题,家计会教育主任邓文婷强调。她不会自称性教育专家,会让青少年表达意见,再作讨论。旁人无法百分百控制他们如何运用身体,教育工作者要指导他们想清楚。「最怕是他们『费事听你讲嘢』,觉得有好多东西不能讨论。我们最希望的,是他们遇到困难会向人求助。」
本港法律禁止与16岁以下的女童***。家计会亦认同法律是性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即将或已满16岁的青少年来说,怎样的性行为才算负责任?会方网上资源指出,青年到合法***年龄后,没有人可决定他何时适合进行性行为,要根据不同因素决定。李明英说团队的目标是「全面性教育」,并非放任年轻人做任何选择,而是从价值观、生活及社交技巧和知识多方面,培养他们性相关的知情决策能力(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比起打羽毛球,李明英更希望教年轻人接纳性慾,「不要否定或觉得罪恶」。当有性冲动,但性行为不合法、未与伴侣充分商讨,或未能为此负责时,「运动、离开现场,或者与伴侣做其他事情,都可以是一个方法」。她称开放空间给同学讨论,会是比较务实的教育方向。
全年课时200分钟 忧学生难消化
教育局这份支援教材,由香港公开大学(现称香港都会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撰写。其实当中性教育价值观非全盘保守,李明英强调的知情和负责任的性观念,教材亦有着墨。在练习与恋人或异性订立亲密界线的部分,教材就提及「在谈恋爱时,想有身体接触的冲动十分正常」。
不过,「青少年与亲密关係」教材的全年建议课时仅有5个课节(200分钟)。即使教材提及订立亲密界线的考虑因素包括遵守法律、避免未婚怀孕、尊重恋爱关係等,教材只提供一份「亲密界线承诺书」,让学生签字承诺。可想像课后学生仍对性事懵懵懂懂,不知如何跟伴侣就性事界线启齿。李明英说:「如果同学没经过思考,人签我就签,没想过意义在哪,其实没什么约束力。」
调查:初中生性知识不足
情侣间订立亲密界线的目的不在抑制性行为,而是彼此尊重。这条界线,在网络资讯氾滥的当下尤其重要。上月警方公布,两名12岁中学生被骗徒拍下***影片,以公开转发作威胁,勒索金钱。教育局教材就提及,学生要提防伴侣以爱之名,情绪勒索做不情愿的事情,看来指引虽在,但影响有限。
家计会在「2021年青少年与性研究」中以问卷访问8000多个中学生,如往年一样,问及12条有关怀孕、性病及爱滋病感染的性知识题目。其中中一至中二生分数亦不理想,平均只答对5到6题。李明英感叹:「这些问题涉及基本的性知识,但他们都不太懂,你可以想像他们的风险有多大。」她续称,团队观察到近年青少年对性教育课题感兴趣,对多元性向接受程度更高,但学校课时有限,有的全年只安排1小时请家计会到校讲座。「当学校没教,家裏又怕尴尬,同学好自然就转移去其他途径满足性好奇,你都会估到,就是在网上,但那些知识不够好。」
桌游30情境 模拟交友实况
若学校给予普通青少年的性教育资源少,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青少年,资源则少之又少。儿童事务委员会、家计会和基督教怀智服务处(怀智)月前推出「自在交友—自闭症谱系青少年性教育教材计划」,用桌游和影片切入,让自闭症青少年反思社交和性相关的情境题,成效颇佳,亦发现对普通青少年的性教育有启示。
桌游教材套包括30个社交情境,贴合自闭症青少年交友真实情况。怀智督导主任李瑞怡指,近20年自闭症佔人口比例愈来愈多,2023年统计在香港佔约19万至23万人。「在学校,可能一班内有2、3个同学有自闭症。」怀智团队在前线服务发现,不少自闭症青少年在社交、谈恋爱上有困难,但目前的教材不够好。怀智注册社工莫家驹就说,旧式的性教育为「章节式」,「这节教生理需要,那节教生殖器官」,忽略了自闭症青少年的真实交流情况。
「自在交友」的情境贴近时代发展。桌游中有个「于网上发送不恰当信息」的情境,主角子乐在Instagram看到仰慕的女生小玲穿着泳衣在沙滩,讚好后回覆「哇好靓呀你,好想摸你」、「想帮你拍走啲沙 」,最后被小玲封锁。教材先负面示範,再唤人代入小玲的感受思考。
当然,自闭症人士有脑部发展障碍,据怀智临牀心理学家冯蔓芝形容,他们不太懂观察别人「眉头眼额」,会面对较多社交问题。不过,李瑞怡到中学和大专示範和试玩桌游时,非自闭症学生也踊跃参与。她笑言:「有(非自闭症人士的)家长问玩这套桌游时,可不可以不把游戏盒子(印有自闭症字样)拿出来?」家计会教育主任林盈盈说,在教材的影片留言区,有自闭症和非自闭症的青少年网友交流,说自己有不同程度的社交困难。
在教育局教材中,只有男生遇到性冲动疑难。与之相反,「自在交友」亦有女生无避忌评价女同学的外表,最后被封锁。李瑞怡解释,团队不想让人觉得只有男生会遇到相处问题。另边厢,团队指桌游是个引子,亦不是硬邦邦的性教育讲座或工作坊,让常低头看手机的青少年互相交流,聆听同学相关经验和感受。青少年性教育,不应该只有一张由老师派发、单薄的承诺书。
香港资源零散 缺清晰规划
家计会建议***增拨资源,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核心概念框架,与不同持份者共同研发切合本地的性教育。只是,本港目前的性教育以跨课程的方式进行,没有独立成科,并交由办学团体自行选择方向,多年来未见改善。
李明英说现在香港各界对性教育未有共识。「学校立场可能是好空白,整个教学团队能够摆落去性教育的时间不多,是好piecemeal(零散)…… 想带出什么信念,达到什么目标,未有深入讨论。」李瑞怡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纲要,对不同年龄层的性教育进程规划清晰,但香港未跟上。「好得意,老师想学生回家学习性教育,家人又想学校帮手,其实正正是家校同行最重要」。
教育及时政评论人田方泽形容受议论的支援教材做得马虎,看不出背后有连贯理念。他说教材有污名化男性之嫌,也没有正视女性的性冲动。此外,教材虽告诉学生审慎考虑性行为,介绍避孕的篇幅却不多,给人强调禁慾、一刀切反对婚前性行为的观感,没如联合国纲领一样,「帮助年轻人认真对待有关亲密关係的决策,并为可能发生***行为或其他性活动的亲密关係做好準备」。
「羽毛球」的热闹过后,青少年、家长和老师,该到哪裏学习性教育?可以到「自在交友」网址或Instagram(@asd.sexedu.hk),从人际、伴侣相处情境学起,也可以到公共图书馆或家计会空间,借閲会方收集学生性教育问题后编撰的《论尽性好奇》。「为什么早上起床会『扯旗』」?」「我和女友喜欢『打野战』,是否变态?」若有性好奇,能够不害羞、不躲藏,有个地方尽情发问,会是更好的教育。
【性教育篇】
文˙ 梁景鸿
{ 图 }杨柏贤、受访者提供
{ 美术 } 张欲琪
{ 编辑 } 周淑桦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