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血压一直降不下来!医:可能是「这疾病」作祟

时间:2024-09-18 20:59:57点击:62健康

省内高血压达529万人,约有10%的高血压是续发性高血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过多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过高症」。医师表示,此类患者只要早期诊断,经由手术切除病灶的肾上腺,就有机会根治。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糖尿病、肾脏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子,根据卫福部国民健康署分析2021年国人死因,高血压性疾病的死亡率以及排行都呈现上升趋势,也因此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为什么会引起高醛固酮症?

在国内数百万高血压患者中,约有53万患者是因为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过多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过高症」。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郭志东表示,原发性醛固酮过高症,是一种相对罕见但重要的内分泌疾病。醛固酮是一种调节血压和电解质平衡的荷尔蒙,过量的醛固酮会导致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郭志东强调,高醛固酮症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醛固酮症(Conn氏症候群)是由于肾上腺本身的问题导致的,如腺瘤(良性肿瘤)或肾上腺增生。继发性高醛固酮症则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导致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

原发性醛固酮过高症 好发于30到50岁

原发性醛固酮过高症主要好发于30到50岁年龄层,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上高醛固酮症。根据研究,约有5%到1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患有原发性高醛固酮症。而在那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中,这个比例可能高达25%。

高血压是高醛固酮症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血压。其他症状则与高血压和低钾血症有关,包括

  • 头痛
  • 头晕
  • 视力改变
  • 呼吸困难

低钾血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肌肉无力,严重时可导致暂时性瘫痪、肌肉痉挛、刺痛、麻木感、疲倦、极度口渴和频繁排尿。

原发性高醛固酮症的常见成因是肾上腺腺瘤(良性肿瘤),其他原因包括

  • 单侧肾上腺增生
  • 肾上腺皮质癌(罕见)
  • 肾上腺皮质癌(罕见)
  • 阻塞性肾动脉疾病
  • 肾性高血压
  • 心衰竭
  • 肝硬化
  • 肾病症候群

如何诊断及治疗?

诊断高醛固酮症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医师会检查患者的血钾和血钠水平,以及肾素和醛固酮水平。肾素和醛固酮的比例是诊断的重要指标。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医师可能会进一步安排抑制试验来确认诊断。此外,影像检查如电脑断层扫描也可能用于检查肾上腺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异常。

治疗高醛固酮症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血压和纠正电解质不平衡。治疗方法根据病因而异。郭志东指出,对于腺瘤引起的原发性高醛固酮症,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的血压可能需要继续用药物来控制。

而继发性高醛固酮症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并治疗引起这种情况的基础疾病。常用的药物为矿物皮质素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能阻断醛固酮的作用,帮助控制血压和改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例如可能导致男性女乳症和性功能障碍。

早期诊断 有机会根治高血压

不少患者会问高醛固酮症可以及早预防吗?郭志东说,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预防。然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对于原发性高醛固酮症,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预后通常较好。继发性高醛固酮症的预后则取决于其背后的病因。

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问题是高醛固酮症最常见的併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郭志东说,高醛固酮症是可以被治疗的。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血压,应与医生讨论这种可能性,并进行相关检查。透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文/邱玉珍、图/巫俊郡

谘询医师: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郭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