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少吃红肉」!国健署示警:大肠癌风险增近2成

时间:2024-09-14 22:01:08点击:103健康

中秋节即将到来,除了享受美食外,健康也不可忽视!国健署昨(13)日提醒,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总署报告显示,每日摄取超过50克的加工肉品会增加18%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摄取100克的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则会增加17%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每日摄取100克的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恐会增加17%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示意图/photoAC)

国健署表示,大肠癌是国人癌症发生率第2名,主要影响50岁以上的族群,为此,国健署也提供50至未满75岁民众,每两年一次免费的粪便潜血检查,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在中秋期间,除了关注自身健康,也别忘提醒亲友做筛检,让节日更安心。

少红肉、少加工肉品,有助降低大肠癌风险

中秋佳节是一家团圆的好时机,美食固然重要,但国民健康署也提醒民众要注意饮食均衡并保持适量运动。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总署报告显示,每日摄取超过50克的加工肉品会增加18%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而摄取100克的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则会增加17%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每日摄取100克的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恐会增加17%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示意图/photoAC)

大肠癌定期筛检,有效减少发生率与死亡率

国健署指出,根据国际实证研究,定期接受筛检可降低35%的死亡率。大肠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的粪便潜血检查可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病变,进而及早治疗,国内研究指出,若粪便潜血检查结果为阳性且超过6个月未接受大肠镜检查,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30%;若超过1年以上才进行大肠镜检查,罹患晚期大肠癌的风险则增加2.8倍。

为此,国健署署长吴昭军表示,除了定期筛检外,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儘速安排大肠镜检查,检查时若发现息肉可立即切除,从而有效阻断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可多食用全穀类、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取,并保持规律运动,让节日过得愉快又健康。(示意图/photoAC)

另外,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取也可显着降低风险,因此,国健署也建议,民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可多食用全穀类、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取,并保持规律运动,让节日过得愉快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