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志怡/台北报导〕年关将近、不少民众会考虑进行医美疗程,但北市一名49岁的邱姓女子疑似因麻醉不良反应,送医抢救不治。麻醉科医师提醒,每一次麻醉都有风险,民众进行手术前,务必确认执行麻醉的医师是否为麻醉专科医师,并充分告知麻醉医师自己的慢性病与药物过敏史,并了解术中是否有充分的生理监测措施。
台北市某知名医美诊所近期传出死亡意外,一名49岁邱姓女子到诊所进行电波拉皮、皮秒雷射以及肉毒施打等疗程,术前进行舒眠麻醉(牛奶针)时,疑似出现不良反应,血氧浓度降低,医师立即暂停手术并通报救护车送医,患者过程中意识清楚、但随即病情急转直下,抢救后仍宣告不治。
麻醉医学会理事、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麻醉医师廖文进指出,「舒眠麻醉」也是麻醉的一种,与全身麻醉的主要差异在于病人可以自己维持呼吸,不需要插入呼吸管,但只要1%的剂量差异,就可能从原本的轻度舒眠效果、变成抑制呼吸的危险情况,药物剂量需要拿捏得非常精準,需要靠专科医师控制。
廖文进强调,民众进行医美治疗前,务必确认诊所有无合格的麻醉专科医师服务,术前也要充分告知麻醉专科医师过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气喘、心脏病,以及呼吸中止症候群、中风、心肌梗塞等,并说明有无药物过敏体质。
此外,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疼痛治疗中心医师温永锐提醒,有些民众会觉得自己过去做过麻醉、未来应该也不会有问题,但每一次麻醉都是独立的风险,前面99次没出事,不代表第100次也不会有意外发生,因此每一次手术前,都要跟麻醉医师充分讨论、进行评估。
温永锐也提到,舒眠麻醉并不是自然睡着、而是身体受到药物控制的状态,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有麻醉专科医师与护理师参与,并使用生理监视器全程监测、确认生理数值维持在正常範围,千万不要觉得只是睡一下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