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雅筑/採访报导
▲许多食物会让DNA变异、让细胞失去控制,最后致癌,甚至有的食物还会让癌细胞加速生长或让人们罹癌风险翻倍等,许多夜市美食都上榜。(示意图/资料照)
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病从口入!」我国基因权威张家铭医师表示,有科学家研究证实,某些食物会让DNA变异,让细胞失去控制,最终演变成癌症,不仅如此,有的食物甚至还会让癌细胞加速生长或让人们罹癌风险翻倍等。其中最可怕的是,因为人为关係,部分海鲜在受污染水源生长,体内因此累积不少重金属,张家铭医师直言:「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其实是致命的DNA破坏者!」所以环境与饮食对基因的突变影响其实超乎想像的大。
根据经济部统计,省内一年可以喝掉逾10亿杯的手摇饮料,是不是相当惊人?但更惊人的是,这些含糖饮料、高升糖食物,虽然吃喝的当下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但它们是刺激基因变异的祸首,甚至还会让癌细胞加速生长。我国基因权威医师、台北荣总基因医师张家铭进一步解释道:「高糖饮食不只是让血糖飙升,还会让***-1(IGF-1)大量分泌,而这种生长因子可能会刺激癌细胞增生。乳癌、摄护腺癌等都与高IGF-1水平有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糖分摄取过多的人,某些癌症的发生率也会偏高。」
▲含糖饮料、高升糖食物是刺激基因变异的祸首,会让癌细胞加速生长。(示意图/资料照)
除了含糖饮料,其实像白饭、白麵包、糕点这类精製澱粉,张家铭医师也补充道,这类精製澱粉,也会让血糖快速上升,造成慢性发炎,进而影响基因稳定性。他建议,选择全穀类,像是:糙米、燕麦或全麦麵包等,能让血糖维持稳定,减少身体发炎,对基因保护更有帮助。
有些人不喝含糖饮料但爱喝酒助兴或借酒浇愁等,张家铭医师一针见血地说:「这喝进去的不只是酒精,还可能是一连串的DNA突变!」他解释道,当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代谢成乙醛(Acetaldehyde),这是一种的致癌物,会直接攻击DNA,破坏细胞的修复机制,所以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罹患肝癌、食道癌和口腔癌的机率会明显增加。
此外,张家铭医师也特别提及,有ALDH2基因缺陷的族群(东亚人常见),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喝酒后更容易累积这种有毒物质,所以罹癌风险更高!不仅如此,张医师更补充道:「若喝酒后容易脸红、头痛,代表大家的身体其实正在发出警讯,这时候少喝一点,对DNA来说是一种保护。」
▲我国基因权威张家铭医师表示,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罹患肝癌、食道癌和口腔癌的风险较高,且有ALDH2基因缺陷的族群(东亚人常见),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更容易累积这种有毒物质。(图/资料照)
以下为大家整理出容易让DNA突变且致癌的食物:
●癌细胞最爱的养分:烧烤、炸物、加工食品(培根、火腿、热狗和香肠等)
●刺激基因变异,让癌细胞加速生长:含糖饮料、高升糖食物
●导致DNA修复机制当机,癌症风险翻倍:酒精
●致命的DNA破坏者: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大型鱼类鲔鱼、旗鱼和鲨鱼等;内脏猪肝、鸡肝等)
张家铭医师表示,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很多可能会忽略它们对健康的有害影响,但其实它们才是对DNA最致命的破坏者。医师解释道:「有些DNA突变的危险来自污染的食物,这类风险往往被忽略。例如某些海鲜可能含有汞(Mercury),如大型鱼类鲔鱼、旗鱼和鲨鱼等。汞会影响DNA修复,增加神经系统与肾脏的负担。此外还有镉(Cadmium),这种重金属容易累积在稻米、内脏类食物,像是猪肝、鸡肝等,长期摄取可能影响DNA稳定性,增加肺癌与肾脏癌的风险。」张医师建议大家,选择低污染来源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取内脏或大型鱼类,才能减少重金属对基因的影响。
▲深海大型鱼类,像是:鲔鱼、旗鱼和鲨鱼等,位在食物链高阶,体内容易累积重金属污染物,而这些重金属是致命的DNA破坏者。(示意图/资料照)
很多人可能会问:「基因突变不是天生的吗?吃东西真的会改变DNA?」张家铭医师解答道,其实很多科学家早已研究证实,环境与饮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大。张医师举例道:「某些基因变异(如APOE ε4基因)与高脂饮食有关,这种基因变异者如果摄取过多饱和脂肪,可能提高阿兹海默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MTHFR基因变异则与叶酸代谢有关,缺乏叶酸可能导致DNA损伤,增加大肠癌风险。这些证据都显示,虽然我们的基因是天生的,但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基因的表现,甚至改变疾病的发展。」
张家铭医师表示,人难免会有嘴馋的时候,想要保护DNA、守护自己的健康,其实也不需要完全戒掉喜欢的食物,而是学会做更好的选择,整理如下:
●多吃抗氧化食物:像是蓝莓、深绿色蔬菜、绿茶,它们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能帮助细胞对抗DNA损伤。
●减少烧烤、炸物与加工肉品:改用清蒸、炖煮、低温烹调的方式,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控制糖分与精製澱粉:选择糙米、全麦麵包等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避免血糖过度波动。
●避免过量饮酒:如果有ALDH2基因缺陷,最好减少饮酒,以免累积过多有害代谢物。
●选择低污染的海鲜与食材:避免食用高汞鱼类,选择小型鱼、深海鱼,并注意食物来源。
「其实每个人还是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健康!」张家铭医师语重心长表示,人们虽然无法改变基因,但可以从饮食的选择影响基因的表现,藉此影响未来的健康走向,「选择健康的食物,除了能减少DNA突变的风险,更能让未来的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
本站提醒您: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未成年请勿饮酒,饮酒过量,有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