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膏、龙角散怎么买?「食品」还是「药品」你吃对了吗?

时间:2025-02-22 17:43:13点击:38健康
民众在购买药品时,应了解「成药」、「指示药」与「处方药」的区别,以确保安全使用。

【健康医疗网/记者王冠廷报导】随着国人对于身心健康意识提升,许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会购买各类开架式药品来缓解身体不适。然而,市面上许多药品、保健食品的名称或包装相似,导致民众容易混淆「药品」与「食品」的差别,甚至误用而延误治疗。

「药品」标示与保健「食品」不同 民众应认明标示

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指出,药品与食品在标示上有所不同。凡具有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效果的产品,例如止痛药、感冒药、止咳化痰药及肠胃药等,都属于「药品」,包装上应标示「卫部药製字第XXXXXX号」或「卫部药输字第XXXXXX号」。药品必须经卫生福利部审核,取得单一专用字号,确保安全性与疗效,因此民众购买时应认明标示,并向药师谘询,确保用药正确及安全。

相较之下,以营养补充或日常保健为目的的产品,如维生素C发泡锭、鱼油软胶囊、胶原蛋白粉、葡萄糖胺关节保健食品、叶黄素眼睛保健胶囊、益生菌粉末等,则属于「食品」,包装上会标示「营养标示」,但不得宣称具医疗疗效。例如,维生素C可补充营养,但不能标榜可预防感冒;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但不能宣称可治疗腹泻或便秘,若要宣称疗效,则要申请为药品,少部份的维生素B、C、益生菌等产品有申请为药品。

枇杷膏与龙角散 有镇咳、祛痰成分属于「药品」

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以枇杷膏为例。市面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标示「营养标示」的枇杷膏属于「食品」,主要成分为枇杷叶、金银花、橄榄叶等,仅作为润喉或日常保健使用,无法治疗咳嗽;而标示「卫署成製字」的枇杷膏则为「药品」,有镇咳、祛痰成分,如中药材川贝等,具有缓解咳嗽的效果,因此若要止咳化痰,则要选择「药品」级的枇杷膏。

另外,龙角散产品上,有「营养标示」的龙角散草本喉糖属于「食品」,主要用于滋润喉咙。而「卫署药输字」的龙角散清喉颗粒则属于「药品」,主要成分为西药诺斯卡宾、桔梗末等,能帮助镇咳、祛痰,所以若想止咳化痰,应在药师指示下使用「药品」级的龙角散。

「成药」、「指示药」与「处方药」 须由专业药师提供指导

此外,民众在购买药品时,应了解「成药」、「指示药」与「处方药」的区别,以确保安全使用。「成药」如绿油精、万金油、川贝枇杷膏等,可自行购买与使用,但仍须按照标示说明正确服用。「指示药」则须由药师或医师指导使用,如止痛药、抗组织胺类止鼻水药、特定剂量的布洛芬止痛药、感冒糖浆、鼻喷剂、制酸剂、止泻药等,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副作用。至于「处方药」,如口服抗生素、降血压药、糖尿病药、部分强效止痛药等,则须经医师诊断后开立处方,并由药师调剂及卫教,不能随意购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