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同样经验:家里多了一只毛小孩,爸妈投注心力呵护猫狗,让不少人觉得自己的地位瞬间降级,不禁哀怨地说「到底谁才是亲生的!」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其实你该感到开心,因为长期有宠物陪伴,能延缓长者的认知衰退,他们的身体也更健康。
4年前猫奴Isa在上海工作时收编小浪猫Uni,返台时将猫咪一起带回省内,原本坚决不养猫的爸爸却慢慢被融化,虽然仍然嘴硬说不帮忙照顾,生活上却「口嫌体正直」地偷偷宠猫,Isa就将爸爸的各种傲娇猫奴行为拍成影片,开设Youtube频道「傲娇爸的养猫日常」,获得广大迴响,到现在已有6万人追蹤。
(图片来源 / 脸书「傲娇爸的养猫日常」)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也很熟悉呢!其实养毛小孩不但能让人开心,对长者的健康更有多种好处。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疾病学临床副教授布雷利(Tiffany Braley)针对1,300多名平均65岁的人做测试,这些人在研究开始时的认知能力都是正常,其中53%的人养了宠物,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饲养宠物超过5年。
研究人员採用多种认知测试,包括要求参与者记忆单字,以及减法计算等方式,最后给予一个综合认知分数,评分範围从0~27,经过6年的测试研究后发现,与家中没有宠物的人相比,宠物主人的认知分数下降速度较慢,尤其是长期养宠物的人表现更佳。研究人员最后得到结论,家里饲养宠物5年以上的人,平均认知得分比非养宠物的人高出1.2分。这项研究将在4月份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年会上发表。
布雷利博士指出,过去已有研究证实,人与动物间的联繫可能对健康有益,包括降低血压和纾解压力,「我们的研究结果则发现,养宠物也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她进一步解释,或许是因为压力会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而养宠物缓解了这个压力,更且,猫、狗等伴侣动物还能增加身体活动,也有益于认知健康。
这并不是第一个有关宠物和认知功能的研究,不过过去较多是针对已有疾病的长者给予宠物辅助治疗(AAT),阳明交通大学高龄与健康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郭镇源指出,多项研究都认可,宠物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状态,也提升认知能力,另外也有研究也指出,接受AAT治疗的失智症患者,在简易心智量表MMSE的分数和日常生活活动量测得的分数,都比没有接受AAT的患者,表现较好。
养毛小孩有益身心4大好处
究竟饲养宠物如何促进年长者的心智和身体健康?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全观心理健康中心临床心理师周庭筠分析,养宠物不仅有陪伴的功能,对于身心还有4大好处:
1.纾解忧郁情绪:情绪和心理支持的陪伴能促进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当儿女长大后各自忙碌,进入空巢期的长辈常觉得孤单寂寞,这些忧郁的情绪状态也常和认知功能退化有关。
2.动脑学习新知:养宠物本身也是非常複杂的事,无论养的是狗、猫、兔子、鸟、鱼,都有许多新手必备的知识要补充,观察牠们的生理状态、为宠物挑选粮食、做健检,需要各种规划和执行,这些事情对于促进认知功能、延缓退化都很有帮助。
3.一起运动:宠物需要运动、活动,因此带狗狗散步等活动对于长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运动,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退化。
4.获得成就感:长者也可从照顾宠物当中获得成就感和安全感,触摸毛小孩时产生的情绪连结可带来心理上的安定、爱和感情的连结。
长辈养宠物前 请注意5原则
(图片来源 / 陈德信摄)
既然家有毛小孩的好处这么多,你是否也心动了呢?等一下!周庭筠提醒,还是要顾及家人的意愿,千万不要随便做决定,尤其老年人身体抵抗力通常比较弱,要注意一些人畜共通的疾病,而且也要慎选动物,有些宠物的体性较大、活动力也较大,有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扑到人身上,一旦将老人扑倒,可能导致受伤甚至骨折。建议几个原则:
1.要与家人充分沟通,选择老人家喜爱的动物。
2.以领养代替购买、或寻求合法的途径。
3.可以选择性格比较温顺的宠物,或寻求动物行为治疗治疗师的协助。
4.如果长者过去没有饲养中大型动物的经验,还是选择体型比较小的动物较妥当。
5.子女本身也要做心理準备,如果爸妈将来不愿或没有体力继续饲养,也要承担责任、自己接手饲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