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张玮珊报导
台北市卫生局今(21)日公布1例汉他病毒症候群本土确定病例,是国内今年以来首例,为居住文山区50多岁女性,无国内外旅游史。经疫情调查发现,个案于市场工作时曾发现有鼠类出没,于1月1日起出现发烧、乾咳、头晕等不适症状,经住院採检验后于20日研判确诊,个案目前已康复出院,接触者无疑似症状,且个案居家及工作地周边环境已于1月20日完成清消工作。《民视新闻网》为民众整理了汉他病毒的5大QA,包括传染途径、感染症状、预防方法等。
一、什么是「汉他病毒症候群」?
「汉他病毒症候群」(Hantavirus syndrome)是由「汉他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疾病,属于人畜共通传染性疾病,主要透过带有汉他病毒的齧齿类动物(如鼠类)传染给人类。主要可分为「汉他病毒出血热(HFRS)」及「汉他病毒肺症候群(HPS)」两种类型,「汉他病毒出血热(HFRS)」,主要影响肾脏,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背痛、腹痛、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汉他病毒肺症候群(HPS)」,主要影响肺部,症状包括发烧、肌肉痛、咳嗽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二、传染途径
汉他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3种,「吸入病毒颗粒」,当人类吸入被带有汉他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空气微粒时,会有感染风险;「直接接触」,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如鼠尿、鼠粪或鼠尸,可能会感染;「鼠咬」,被带有病毒的鼠类咬伤,也可能导致感染。
三、感染症状
感染汉他病毒后的症状会因为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潜伏期时间、早期症状与进展症状分别如下:
1、汉他病毒出血热(HFRS)
潜伏期:约12至16天,範围在5至42天。
早期症状:发烧、头痛、背痛、腹痛、结膜充血、虚弱、厌食和呕吐。
进展症状:出血症状通常在第3至第6天出现,可能会转变成急性肾衰竭,并维持数星期。
2、汉他病毒肺症候群(HPS)
潜伏期:多数认为在6天至数週间,平均约2週。
早期症状:发烧、疲倦、严重肌肉痛,伴随头痛、胃部不适等现象。
进展症状:病发4至10天后,可能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四、如何预防
预防汉他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1、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居住和工作环境,尤其是容易吸引鼠类的地方,如厨房、仓库和垃圾区防止鼠类进入:修补建筑物的裂缝和孔洞,确保门窗紧闭,并使用防鼠网。
2、妥善处理食物和垃圾:将食物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垃圾桶要有盖子,并及时清理。
3、安全清理鼠类排泄物:清理鼠类排泄物时,戴上口罩和手套,使用1:10稀释的漂白水消毒(每100毫升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稀释),并用抛弃式纸巾或抹布清理。
4、避免接触野生鼠类:避免直接接触野生鼠类及其排泄物,并在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护。
5、避免接触野生鼠类:避免直接接触野生鼠类及其排泄物,并在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护。
五、消毒工作
消毒汉他病毒染区域时,请遵循以下6步骤:
1、準备防护装备:戴上口罩和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2、稀释漂白水:将市售漂白水按1:10比例稀释(每100毫升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稀释)。
3、喷洒消毒液:将稀释的漂白水喷洒在受污染区域,静置至少30分钟以确保消毒效果。
4、清理污染物:使用抛弃式纸巾或抹布清理污染物,并将其密封在垃圾袋中丢弃。
5、二次清洁:用清水再次擦拭消毒过的区域,确保彻底清洁。
6、保持通风:在消毒过程中和之后,保持房间通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