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有「长生果」之称,向来被视为滋养圣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更具有多种食疗效用。现代营养学也认为,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护心的好食材。不过,花生热量高,每天吃1汤匙的量就足够,而保存上则要注意避免遭黄麴毒素汙染。
最近是花生产期,街头或市场上可见到蒸煮或炒得香酥的花生飘香。农业部表示,花生在省内每年可以收成2次,农曆5到7月採收的称为「春豆」;农曆10月至12月採收称为「冬豆」,国产的花生品种不少,豆仁大小、种皮颜色和风味各有特色。
中医:花生仁缓解寒痰 花生衣凉血止血
花生从种皮到果仁都有养生和食疗效用。中医师施丞修表示,在中医典籍中,花生仁与花生衣两者的作用有所不同。花生仁对于寒性的痰有「下痰」的作用,过去北方的人常用来缓解这类寒痰的症状;花生衣则有凉血及止血的作用,主要治疗出血或凝血功能不良,如血友病和老人紫瘢症等。
花生仁不饱和脂肪酸很丰富
营养师薛云华则表示,花生仁80%为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及亚油酸含量最为丰富,可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对更年期妇女预防动脉疾病有所助益。此外,花生仁是低升糖食物,不会导致血糖忽高忽低,糖尿病患者也适合食用。
花生衣富含天然抗氧化物
花生种皮则俗称「花生衣」,富含前花青素、花青素及白藜芦醇等天然抗氧化物;花生衣还含有丰富的凝血酶原,可促进凝血因子,对骨髓造血系统也有益处,达到中医所谓的补血、止血功用。薛云华指出,花生是最平价的坚果类食物,连皮吃最养生!
水煮花生好!体质弱可吃炒花生
不过,花生的食疗效用会因製作方式而有所改变。施丞修说明,《本草拾遗》中记载,花生「本有涤痰之功」,但若以火炒製,会增加它的燥性,反而生痰。他建议,以省内潮湿的气候环境,一般比较适合食用蒸煮的花生;除非是肠胃较弱、体质偏寒的人,则适合食用炒花生。
另外,花生热量极高,有发炎性疾病或是体质燥热的人都要小心,免疫系统有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湿疹,乾癣等等皮肤病也都要小心!
1天1份花生=1汤匙=10颗
花生营养和食疗养生好处多,可以多吃吗?根据国民健康署「我的餐盘」建议,每天应摄取1份坚果种子类,1份约为1汤匙的量,相当于杏仁果5颗、花生10颗、腰果5颗,可在1天内1次摄取,也可分配在3餐中,每餐1茶匙量(1汤匙=3茶匙)。由于坚果种子类的油脂含量高,不宜过量。
新鲜花生如何挑选?小心黄麴毒素汙染
花生怎么选?台南区农业改良场表示,民众在选购生鲜花生时,建议尽量挑选种子饱满、种皮颜色为粉红肉色或淡褐色的产品。
保存上,生鲜的花生种仁或蒸煮花生类,若短时间内无法即时食用,应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长期保存,则建议放入冷冻库。至于加工后乾果类产品,若短期内无法食用,应排除包装内的空气或放入保鲜盒密封保存;如果要长期存放,也是可放入冰箱冷藏。
此外,薛云华也提醒,花生虽营养价值高,但它的油脂高,不适合吃过量,对于胆囊切除手术后或肝胆肠胃功能不佳者,更可能会引起腹泻。此外,花生在潮湿环境下容易产生黄麴毒素,严重伤肝、伤胃,在食用及保存上都应特别留意。
◎ 图片来源/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谘询专家.资料来源/施丞修中医师.薛云华营养师.台南农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