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进入秋冬呼吸道疾病流行期,人类偏肺病毒(HMPV,省内称为「人类间质肺炎病毒」)感染病例数量持续攀升,老年人及幼童都是感染的高危险群,且目前暂无疫苗及药物可治疗。
据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全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指出,某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人类间质肺炎病毒感染逐渐增多,尤其14岁及以下病例中的人类间质肺炎病毒阳性比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地域来看,北方省区上升趋势更明显。
人类间质肺炎病毒在省内称为「人类间质肺炎病毒」,根据卫福部刊载资料、长庚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指出,hMPV病毒为2001年由荷兰学者所发现的新型感染人类呼吸道的病毒,临床上表现类似呼吸道融合病毒,恐导致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会在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及慢性疾病患者造成严重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其中咳嗽、鼻塞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小儿科医师黎博彦曾表示,人类间质肺炎病毒算是加强版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可以症状轻微也可以严重导致肺炎,但发烧的时间较长,一般可持续5天、甚至可长达1週。
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黄立民则说明,人类间质肺炎病毒症状比较会往下呼吸道进行,引起肺炎的机率较其他病毒高,因此发生大流行时,感染到抵抗力较弱的人,就会看到肺炎人数增加,让疫情看起来比较严重。
另外,HMPV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抗病毒药物,黄立民提醒,幼儿、老人和免疫力较差者为高风险族群,若有糖尿病、肾病或肝病等慢性疾病,也要注意,因为一旦发生感染,只能用氧气、呼吸治疗。